“十四五”以来,每年打造农村生态河道超1000km,累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8520km,生态河道覆盖率达45%,总长度全省第一!近日,盐城对外公布,该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按照“1183”盐城水利现代化实践路径,统筹推进农村河道生态治理,一幅水安民稳、水润民富、水美民乐的水美乡村新画卷已在盐阜大地徐徐展开。
通力合作共谋“和美乡村”
盐城市享有“万河之市、百河之城”美誉,境内水网密布、纵横交错。
“农村生态河道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盐城市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共计农村河道4047条,总长约1.87万千米。多年来,全市上下认真思考谋划,以一系列创新举措着力提升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盐城市委、市政府将农村河道生态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水环境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高位推进。多次专题研究会办,督促各地扎实做好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作。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市级财政加大农村生态河道奖补力度,每年落实市级奖补专项资金7000万元。
同时,严格督查考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强化安全、质量意识,落实月检查、月评估工作机制,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标准,组织常态化现场检查评估,强化问题整改,确保治理成效。
创新思路实践“行稳致远”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引领创新。盐城针对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着力构建了一套农村河道治理“新模式”。
连片推进治理。围绕幸福河湖建设,加强农村河道生态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特色田园乡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有机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治理,加快形成示范效应。目前,累计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43个,建成整镇推进示范乡镇21个。
出台技术指南。认真总结近年来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作经验,今年初编制完成《盐城市农村生态河道治理技术指南》,明确不同分区农村河道生态治理要求,有效提升全市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作成效。
提升管护质效。坚持建管并重,全市落实年度管护资金1.5亿元,管护人员万余人,委托第三方机构按季度抽取已建农村生态河道的5%,对其进行“四不两直”检查。建立“五位一体”“河长制”负责、生态养殖、第三方专业化管护等多种管护模式,切实落实乡镇主体管护责任。
点绿成金激活“乡村产业”
积极拓展农村河道“生态价值”,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推动“生态资源”形成“生态产业”,支撑“生态富民”。盐城市激活乡村产业“硬”招频出,可圈可点:
保障粮食生产。聚焦河道淤积等影响灌溉、排涝的基础性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河道整治,实现河道“旱能灌、涝能排”的基本功能,畅通农田灌溉排水最后一公里,为粮食生产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灌溉水源。
带动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全市形成了“响水西蓝花”“射阳大米”“射阳菊花”“滨海何首乌”“东台西瓜”等“百花齐放”的乡村产业格局,释放了多种特色农产品的生态价值。
提升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生态河道与农村人居环境深度融合,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整镇推进、小流域治理工程等一系列项目,着力解决老百姓家前屋后水环境问题,努力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围绕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总要求,继续推进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提质增效。”盐城市相关负责人展望未来,溢于言表,将用智慧和汗水努力书写更多可供复制可推广的“水利经验”,为“河湖安澜、水韵盐阜”的盐城精彩贡献力量。
通讯员 沙作敏 仲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