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 通讯员 邓力銎)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积极推进“微信+社区矫正”管理模式,通过微定位、微视频、微提醒、微教育、微关怀等工作方法,开辟社区矫正网络“新阵地”,不断丰富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方式,提高社区矫正监管效率,获评2021年度全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
“微管理”见广度
“今晚可能要出事……”马山司法所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信息。所长邢兴国看到后,立即在微信上与该矫正对象联系。经了解,该矫正对象因为家庭和工作诸多不顺,情绪非常低落,他的朋友便借用其手机发布了信息。邢兴国通过微信谈话和电话疏导,安抚好矫正对象的情绪,使该矫正对象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此后,在日常监管中,邢兴国时刻关注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经常通过微信、电话、面谈等方式,帮助矫正对象度过情绪低潮期。
“请你发一段现在在社区劳动的视频,谢谢!”马山司法所工作人员近日对矫正对象李某提出要求。李某接到信息后,立即拍了一段视频发送给社区矫正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通过视频上的标志性建筑,可以实时了解李某所处方位以及劳动情况。
“打开手机,连上网络,就可以看到各类法律法规、就业信息、节日问候等内容。”如今,滨湖区168名社区矫正对象,随时可以接收到来自司法机关管理人员传送的信息。据区司法局矫正管理科负责人葛向阳介绍,利用“微管理”平台,不仅节省了日常监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日定位、周闻声、月见面”管理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矫正对象监管属性不同,采取社区矫正对象自主上报、工作人员抽查、系统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灵活地进行矫正对象活动位置抽查,在抽查过程中还可以实现管理平台和矫正终端的信息互动,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微教育”见温度
“社区矫正法明确了那几种情形可以使用电子定位装置?社区矫正对象什么情况下可以请假外出?……”荣巷司法所利用微信视频功能,以理论串讲和电视播放切换的方式,组织辖区28名矫正对象,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法治教育课。课前,授课人员进行了网上点名,强调了课堂纪律。
“我们要用好‘微课堂’这个平台,营造深厚的学习宣传氛围,以此作为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实现精准教育矫正的重要抓手。”该所所长潘晨炜介绍说,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管理类别的社区矫正对象分别建立微信群,增加发布日常监管规定的频率,提醒其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疫情期间,经过充分准备和借鉴经验,荣巷司法所形成了“化整为零”分批次教育与微信视频网上教育等多种方式,有力确保了法治教育的扎实开展,有10名矫正对象自发奋勇做起了志愿者。2021年开展分类教育42次,个别教育186次;特色专题教育8次,组织教唱红歌10首、观看红色影片6部;同时该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四个上门”服务活动,帮扶困难矫正对象10人次,慰问困难家庭6次。
“微帮扶”见力度
“是政府和社会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可以通过社区矫正改正自己。”矫正对象蒋某看到微信群里发的河南省郑州市连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信息后,主动对接蠡园司法所,打听关于捐款的具体事宜,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滨湖区慈善总会为灾区捐款3000元。
“宋先生,为了感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中心的残友们特地将《我们的残疾人之家》这首歌献给您。”蠡园街道残疾人中心负责人真诚的说。原来是社区矫正宋某看到微信平台的信息介绍后,在春节前夕主动找到司法所,将购买的20份大米、食用油、水果等价值5000元物资,捐赠给蠡园街道的残友们,并为他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
“全区通过微信平台,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要求,以文字、图片、视频以及链接等方式加强,不定期在社区矫正微信群里推送有针对性的普法知识、公益活动、用工需求信息等,搭建网上帮扶平台。”区司法局相关领导表示,通过“微帮扶”,一方面增强服刑人员的守法意识,预防和降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推送技能培训、职业推介等信息,做到对服刑人员的发展性帮困扶助,增强对社区服刑人员人文关怀。2021年爱心帮扶“三类人员”特殊人群困难家庭26户,开展“感念党恩·护苗逐梦”主题活动,走访帮扶特殊人群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7名。升级改造正原大昌安置帮教基地,一次性满足8名以上人员的就业需求。
- 头条新闻
- 2022-05-20 16:05:08
- 头条新闻
- 2022-05-20 15:52:04
- 头条新闻
- 2022-05-20 15:40:54
- 头条新闻
- 2022-05-20 15: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