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尤力庭)大气污染防治一直是无锡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工作和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2021年,无锡市取得全年优良风气天数达到300天,PM2.5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的历史性突破,但无锡市大气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3月29日,现代快报记者在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在新的一年延续佳绩,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无锡市于近日印发了《无锡市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对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同时,围绕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紧盯企业环保治理诉求,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同步推进“绿岛”项目建设。
科学治气 打好新一轮蓝天保卫战
据悉,《无锡市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中明确了今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2022年PM2.5浓度低于2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2%以上,降尘量不高于2.9吨/月·平方千米。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将全力实践“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精准治气、科学治气、依法治气,突出源头治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臭氧和PM2.5防治协同、区域联防联控协同,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臭氧污染是影响无锡市2022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首要矛盾,《无锡市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强调了VOCs与NOX减排两项重点工作,制定从“降、治、控”三向推动臭氧前体物治理的攻坚路线。为确保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实现,无锡市共排定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项目14826项,在2021年12月下达的第一批9206项(16类)基础上,再补增5620项(7类)。截至当前,已完成各类工程项目39.1%(2936个项目),其中VOCs治理类项目完成46.1%(869个项目),为今年夏季臭氧防治打下了一定减排基础。
“绿岛”项目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近日,《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发布,提出到2025年全域“无废城市”的建设任务,“绿岛”项目建设正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在城市生活垃圾和废物处置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所谓“绿岛”,是指由政府投资或政府组织多元投资,配套建有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的集中点(片区),集中点(片区)内的共享环境基础设施称为“绿岛”项目。
“绿岛”项目建设开始于2020年,属于江苏省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周边区域多家相同或类似企业污染物的集中收集和处置,解决了单个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各自处理排放污染物规模小、成本高、达标难、管理难的问题,对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治污难题、降低治污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两年中,无锡通过结合“散乱污”企业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统筹推进“绿岛”项目建设,在部分工业园区、集聚区、餐饮集中区集约建设污水处理、危废收集处置、喷涂中心、餐饮油烟治理等环境基础设施,供多家企业共享共用,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治污难题、降低治污成本。
截至目前,无锡共建成各类“绿岛项目”14个,惠山生命园污水预处理工程等8个项目被省厅列为年度典型案例,建成数和典型案例数均居全省前列。其中工业“绿岛”项目12个,总投资15亿元以上,惠及企业超过8000家;服务业“绿岛”项目2个,总投资600万元,为80多家餐饮企业提供油烟集中治理服务。2022年,无锡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纵深推进全市“绿岛”项目建设,年内再建成“绿岛”项目10个以上。
- 头条新闻
- 2022-03-29 17:10:31
- 头条新闻
- 2022-03-24 22:10:19
- 头条新闻
- 2022-03-23 17:33:31
- 头条新闻
- 2022-03-14 17: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