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3月10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海安市召开的“践行“四敢”要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面对全年目标,海安出台三项政策意见建议,充分激发蕴藏在干部、地方、企业、群众中的活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2023年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开局起步的关键一年,也是更高起点上推动海安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海安城市车水马龙,各大商超顾客盈门,企业忙生产、赶订单,经济复苏的良好迹象给了我们更大信心和底气。”海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长江表示。
面对南通市委、市政府赋予海安“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力争在‘七虎争雄’格局中扛旗夺杯、脱颖而出”的重大政治责任,海安受领重任。“我们海安人历来敢拼敢干、敢为善为。新征程上,全市上下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干劲、敢闯无人区的冲劲、敢做弄潮儿的拼劲,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阔步向前。”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表示,为此,海安出台《中共海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重要要求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活力的意见》《2023年海安市集成创新持续提升“万事好通·海心安”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稳存量促增量提质量 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不断提升海安营商环境系统性竞争力,奋力开创“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工作新局面。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推出的“万事好通·海心安”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共88项重点任务,方案任务主动对接最新市场规则,充分吸收借鉴营商环境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聚焦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强化系统集成改革,实现重点领域流程再造、规则重构、机制创新、场景迭代,显著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战场,我们聚焦企业开办、项目建设、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企业开办电子化水平。我们还将企业开办与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整合打包,以‘套餐办’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海安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单蓓解读道,此外,根据方案,该局还将推动个体工商户登记业务“全城办”“家门口办”;全面落实项目审批首问负责、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推行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简易审批;推行桩基工程先行施工、单独核发许可证;推进“施工许可一证办理”;扩大“跨域通办”朋友圈,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优化“苏服办”海安旗舰店服务功能,实现更多事项“掌上办”;开展“我陪服务对象走流程”,把“问题清单”变成企业群众的“满意清单”。
为更好地帮助企业熟悉掌握政策,海安对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浓缩提炼,编制了《海安市优化营商环境 保障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口袋书》,方便企业随时查询。发布会现场,8家企业代表领取《口袋书》。
发布会现场,为涉审中介项目业主和中介机构免费提供选取和承接中介服务的网上综合信息平台——行政审批中介网上超市正式启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中介机构在专属网页中维护更新中介机构信息,开展业务宣传和企业推广,参与网上交易;项目业主可以从平台上直观了解中介机构的基本情况、信用信息和服务质量,真正实现了“交易不见面、过程全留痕”,最大限度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我们要继续秉持‘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紧扣‘更高水平对标一流标准体系、更深层次推进系统集成改革、更大限度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更强力度保障市场高效运行’目标定位,狠抓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全面打造综合更优的政策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加快打造省市一流的‘万事好通·海心安’营商服务品牌,努力打造聚企业、汇人才、促发展的‘引力场’。”严长江表示,海安将主动对照省、市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决策部署,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用足稳经济政策,做好助企纾困工作,大力提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海安各区镇之间要拼速度、拼质量、拼贡献,各单位之间要拼服务、拼创新、拼进位,干部之间要拼能力、拼实绩、拼口碑,努力为海安跨越发展、争先进位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 刘文奇 现代快报+记者 陈莹 花宇
图片 濮端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