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宿向东,豫未来!宿豫谱写“强富美高”新画卷

过去的十年,宿豫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宿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放思想、砥砺奋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不断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



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83亿、年均增长8.8%;人均GDP由3.45万元提高到8.6万元、全市最高。创成了全市唯一的国家高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省化工集中区, 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44个经济薄弱村、5.4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出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6%、达到29325元,是2012年的2.28倍。


坚持改革开放,宿豫发展更显活力


一直以来,宿豫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为牵引,不断推动思想解放,切实把改革的基因全面融入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用创新的思维全面引领高质量发展各环节。


当前,宿豫的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构建以数字经济、新材料、食品饮料为主导的“3+3+X”产业体系,形成精深加工型肉禽、标准化果蔬、优质稻米三大农业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链条都有龙头型企业带动、科技型企业引领,2021年规上工业产值超过440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元;粮食单产连续九年全市第一,累计创成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85.5%,均为全市第一。



创新主体更趋多元,国家高企总数翻倍增长、突破百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在苏北领先。


发展机制更具活力,先后有乡村治理、文明实践等数十项做法获批国家、省级试点,“双结双联”“三定四专五化”等经验获评全国典型案例,“一委两站五岗”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模式被省委、省政府发文推广。


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大。全力保障推进潍宿高铁、宿连高速、宿连航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谋划发展枢纽经济,构建高效率物流圈。积极策应省级扶持政策,宿迁高新区获批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发展保持全省共建园区第一方阵。



“引进来”速度越来越快。创新“1+10+10”招商引资机制,大力招引顶天立地龙头型企业、铺天盖地科技型企业,一批百亿元、50亿元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宿豫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依托京东集团等互联网龙头企业,以“线上联全球”的胸襟发展电商经济,电商园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务类客服中心之一,创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0强、省级跨境电商园区,目前集聚700余家电商企业,带动就业3.7万人,2021年电商交易额突破850亿元。


打造特色风貌,精心描绘“精致宿豫”


十八大以来,宿豫积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以极致的品质追求推进精心规划、精美设计、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


科学修编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未来将形成“1+2+2+4+50”城镇村联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城市“一轴两核四区八廊”全面更新,万达广场落地带动了核心商圈建设、京东智慧城成为中心城市“最高端”地标,高铁新城、陆集港、运河外湾等各个功能板块开发有序推进,城市现代化品质大幅跃升。深化乡村“三片四带”全域振兴,京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启动建设,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实现全覆盖,袁家村成为网红打卡点。



围绕生产空间更集约,同步推进“筑巢引凤”与“腾笼换鸟”,年内新建成200万平方米标厂、清理盘活低效用地4000亩,为优质项目提供充足空间;围绕生活空间更宜居,深化公共空间治理,一体提升“水路林田居产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续2年位居全省第一等次;围绕生态空间更优质,开展专项治理,加强生态建设,绿化覆盖率45.88%、全市领先,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市考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分别提高到71.1% 、83.3%。


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统领,宿豫同步推进“好人之城”“志愿之城”“慈善之城”建设,2021年社会文明程度指数进入全省县区前三,近几年涌现出21位中国好人、37位江苏好人、5位省道德模范。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形成梨花文化节、运河书场、豫见好声音等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宿豫大剧院加入保利院线,年均开展2400场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引领了社会文明新风尚。


回应群众期盼,持续建设“幸福宿豫”


近年来,宿豫始终坚持从群众最迫切、呼声最高的急难愁盼入手,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持续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4449元、21868元,分别是2012年的2.1倍、2.3倍;大力推进强村试点、村企联建等,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30万元/年、全市最高。



坚持把城市最好区域留给教育,引进南外仙林分校宿迁学校,持续深化合作办学,新改建学校28所、新增学位20700个,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消除“大班额”,教育现代化水平保持全市前列。


市中医院确立为市属公立医院,得到省中医院组团帮扶;高新区人民医院即将试运行,来龙中心医院和豫新社区、顺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继投用,“4+6+N”的公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稳妥推进低保提标,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和医保惠民行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9.38%、99.24%。



知名地产纷纷入驻,高标准新建保障性住房1.5万套。特别是在农村,大力推进农房改善,近三年改善农民住房2.33万户,建成10个省级农房改善示范项目、11个特色田园乡村,全市最多,“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提升了洪泽湖东路、西楚大道等骨干道路,中心城区新增道路38.43千米,完成斑马线、断头路以及人行道和盲道不畅工程109项,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690公里,未来将形成“九横九纵”、内畅外联的高品质出行圈。


现代快报+记者  杨亦文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