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曹燕宁)百年五四薪火传,青春向党启新程。近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大思政”理念为引领,创新打造沉浸式“信仰公开课”,通过情景朗诵剧、红色话剧等艺术形式,将文学经典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演艺大厅举办“五四传薪火 信仰铸青春”主题团日活动。该校党委书记范卫东、党委副书记周东华等校领导与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共赴跨越时空的精神盛宴,在艺术熏陶中感悟五四精神。
活动中,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国强老师的微团课《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革命精神》,将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到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爱国壮举,以鲜活的案例、翔实的史料,深入浅出地阐述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民族的紧密联系,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精神共鸣。
“松风朗诵社”带来的情景朗诵剧《青春》成为最大亮点。该剧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让青年学子与革命先驱展开精神交流。演员们以铿锵有力的语调演绎“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豪迈宣言,配合多媒体光影技术,重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追求真理的热血场景。指导老师房春波介绍,该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均由学生主导,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文学演绎,实现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湖畔话剧社”的原创话剧《黎明的星光》将活动推向高潮,演员们用群像表演呈现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探索与抉择。舞台上,演员们的呐喊与抗争,将那个动荡年代青年的热血与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舞台下,观众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着理想与信念的考验,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深刻领悟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本次活动是该校深化“大思政”教育改革的缩影。近年来,苏州工艺美院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艺术思政”三维育人体系,将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等非遗技艺融入课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已连续多年举办“信仰公开课”系列活动,形成“一剧一讲一实践”的特色模式,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苏工美样本”。“艺术是最具感染力的思政载体。”范卫东表示,“学校将继续探索‘大思政’与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红色基因的传承”,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