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晓安)2001年一毕业就从苏州市吴江区一所偏远的乡镇初中开始执教,因为学校缺化学教师,一入职便教四个班级的化学和物理课,回想当初一周将近二十节课,朱玉林说,虽有些忙乱与压力,却为他的成长夯实了基础。二十多年过去了,朱玉林依旧做着学生成长路上的“催化剂”,即便在担任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校长期间,他也从未离开课堂一线。
潜心育人,催化学生成长
“学生的学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没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依然可以发生。”朱玉林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全面、更扎实。如若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比作一个化学反应过程,那么教师的“教”就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探寻“催化”学生学习成长的路径。目前,他已探索出多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在主题式项目化学习中进行跨学科实践活动,实现学科之间知识的互通互联、综合利用;让学生拥有在真实的化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问题解决者……
近十年间,朱玉林所属学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在全区初中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成了该校的王牌学科。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中,他更是培养了十一位学生斩获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各类奖项,掀起了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的“吴江风暴”,他本人也荣获该项赛事的“金牌教练”称号。
深耕专业,催化高效课堂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朱玉林发现真实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因此,他十分专注主题情境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朱玉林通过情境线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反刍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重组成长经验,让经验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也因此收获了情境化学的课题研究成果——独立著作《情致化学——学生学习化学的催化剂》一书,书中介绍了如何用好情境来催化学生学好初中化学的各种案例,成为吴江区初中化学新教师培训的必读书目。
同时,朱玉林还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质疑、批判,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善于利用课题对教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记者了解到,他成功申报了省级教研课题《基于课例研究的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研究》,以此探索了新授课、单元复习课、主题复习课等多种课例下的化学术语的教学策略,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所主持的省级教研课题也于2018年顺利结题。
重视科普,催化创新人才
大学毕业后既教物理又教化学的经历,让朱玉林对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工作情有独钟,也具备了开发和实施跨学科实践的“天然优势”。所以,课堂内外,他十分注重通过主题式项目化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来催化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朱玉林坚持“全过程育人”,即科学教育不分课堂内外。作为分管课程与教学的校领导,他不但重视国家科学课程的高质量实施,还很注重学校的科学普及与教育的活动。一是突出科学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二是重视科学教育场所的建设;三是优化科技类社团活动。他带头担任美丽化学社团和OM社团的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式项目化跨学科实践活动;四是鼓励全员参与科技节活动,让科技节成为学生展示科创成果和提升科学素养的“嘉年华”。
协同争先,催化团队发展
受益于“催化教学”主张下的项目活动实践经验积累,朱玉林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也成为教师团队共同进步的“催化剂”。他担任了苏州市第二批“四有”好教师团队的领衔人,引领教师开展《项目引领下的初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江苏省规划立项课题),打造学校的骨干教师团队,同时也受邀担任了苏州大学和常熟理工学院国培项目的导师。
在朱玉林的“催化”教学经验分享与带领下,学校化学教研组先后有五位教师晋升为市区化学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两位教师在苏州市化学评优课中获奖,其所在的化学教研组荣获吴江区先进教研组。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培养创新人才成长的黄金期。对朱玉林而言,做学生成长前行的催化剂,做学生科学教育的引路人,就是在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少年英才储势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