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毛蕾蕾)滨海县司法局立足工作实际,聚焦堵点难点,统筹布局、下沉资源、点面结合、狠抓落实,精准推动基层司法所分类建设提质增效。滨海县五汛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所辖16个镇区司法所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群众对基层司法所服务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精准施策,定制建设方案。综合常住人口、辖区面积、经济状况、法治需求等客观因素,对照省规范化司法所标准,逐一分析研判,分级分类定制16个镇区司法所建设方案。坚持“分类分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员达标”原则,每年建设示范所2家、达标所2家、提优所2家,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巩固一个,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压茬推动司法所分类建设全覆盖,推动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基层司法所建设新格局。
精准发力,聚合力量资源。主动提请县委、县政府研究司法所建设问题,积极争取经费支持,协调各镇区(街道)政府增加司法所办公用房,确保业务用房面积达标,功能设置完备。鼓励引导各镇区复制五汛司法所硬件设施建设模式,挖掘潜力,盘活资源,高标准建设“一所五站点”,在公共法律服务、基层法治建设、矛盾化解、特殊人群管理等方面积极履职。今年以来,排查调处各类基层矛盾纠纷9763件,就地化解率达99.8%。
精准赋能,提升服务质效。制定挂职锻炼计划,动态保持10%的局机关工作人员在一线服务,明确新招录人员一律到基层司法所服务,确保大型所不少于10人,中型所不少于6人,小型所不少于2人。深入推进“智慧司法所”建设,加大“苏解纷”宣传推广力度,系统融合窗口、网络、热线等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衔接、前中后台高效联动的一体化基层法律服务模式。
精准督效,强化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司法所建设导则》,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统一制作标识、门牌,及时对外公布。出台《滨海县司法局司法所分类建设实施细则》,细化明确办公用房、所容所貌、标牌标识、资金使用等具体要求,确保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标准规范。同时,加强服务标准、工作流程、文书档案的规范管理,对调解文书“一案一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一人一档”提出刚性要求,从制度层面推动司法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 人社民生
- 2021-11-16 08:32:13
- 人社民生
- 2021-11-15 09:48:41
- 人社民生
- 2021-11-15 09:45:26
- 人社民生
- 2021-11-15 09: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