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第35届中国新闻奖的榜单不仅是一份荣誉名录,更是一年来中国故事最生动、最深刻的叙事现场。这些作品紧扣新闻规律,讲述着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
立时代潮头,中国故事因真实而铿锵。讲好中国故事,根基在于故事的真实性与时代性。本届获奖作品聚焦国家战略蓝图,刻画民生福祉改善,从人民日报社评论《立足关键时期,用好重要法宝》,到湖南卫视新闻视频号系列报道《大国文脉》,再到河北卫视新闻纪录片《〈京津冀·瓣瓣同心〉第一集〈国家大事〉》,这些作品聚焦热点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记录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中国。好的新闻作品需要新闻工作者扎根基层,俯下身、沉下心,注真情、传实意,在不断的打磨中雕琢作品,在默默坚守中锤炼精品。将脚步扎进泥土,用镜头对准现实,让笔尖流淌真情,从科技自立自强的突破瞬间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从文化传承保护的孜孜以求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点滴进步,事实成为每一个故事的生命线,中国故事拥有了打动人心的磅礴力量。
立时代风帆,新闻叙事因价值而厚重。新闻的价值在于记录时代,也在于推动进步。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应“文道并重”,传达的信息应主题突出,导向明确。在信息过载、众声喧哗的时代,深度与价值是新闻作品穿透迷雾、建立公信的灵魂。本届获奖作品的成功源于新闻工作者的忠诚坚守:有的记者为揭开真相,历时数月追踪调查,用环环相扣的证据链还原事件全貌;有的团队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大量实地访谈和精准数据,呈现社会发展中的真实图景与深层逻辑;有的编辑字斟句酌,在平衡各方观点中追求最客观公正的报道立场。当每一个中国故事都建立在扎实的调查、严密的逻辑和人民的立场之上,其承载的主流思想价值观便能自然而然地抵达人心、赢得认同,散发出感人至深的家国深情与厚重质感。
立时代之言,奋斗故事因真实而动人。“‘悟空’闯的是‘三道门’,更是普通人逐梦的勇气之路”“每一次碰撞都直戳人心,这才是能引发共情的好作品”…… 众多网友看完山西广播电视台《“悟空” 撞开 “三道门”》后分享感受,作品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巧妙融合、对地域精神的鲜活呈现,在年轻群体中收获强烈认同。新闻作品不仅要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来传播主流价值观,还要通过艺术手段,以作品的逼真感和艺术感染力来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本届获奖作品中,融合创新之作大放异彩,标志着新闻叙事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H5、VR/AR、数据可视化、微纪录片……创新技术使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构建起沉浸式、交互式的传播体验,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拉近了故事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中国故事的传播,需要从“讲什么”更多地向“怎么讲”转变,要用全球视野、现代语态和共通的情感,让中国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
在文化强国战略纵深推进、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内容为王”的原则在数字时代依旧具有不可动摇的真理价值。手握新闻之笔,持续夯实“真”的基础、淬炼“深”的功力、提升“新”的本领,方能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继续描绘出更多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在中国故事中读懂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宗舒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