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教育与国运相连,教师与国脉相牵。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师队伍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重要文件,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和目标,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作出深刻阐述,要求“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加强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现有专任教师已超过1900万人,从教育总体规模和水平来看,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巨大贡献,赢得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旨归。每一位教师都要坚守初心,秉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倡导教师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为标杆,用自身言行影响学生。从放弃国外高薪、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瓶颈、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用毕生精力践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铮铮誓言的黄大年,到希望“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的乡村教师张桂梅;从坚持求真务实、治学报国的卫兴华,到一生秉持“教育乃我之事业,科学乃我之生命”的高铭暄……他们心怀热爱,躬耕不辍,用爱与奉献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新人、输送力量。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包含深邃的教育哲理、文化意蕴和实践智慧,为新时代广大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滋养和实践力量。培养造就具有深厚学识素养、高尚道德情操、卓越教育智慧、深远社会影响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努力用大爱书写辉煌的教育人生。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教育强国建设是关键的战略支撑,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寄托着民族的希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加快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突出短板,强化高素质教师培养供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定能有力托举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 (季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