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20多位外国领导人、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于此,共绘发展蓝图,共商合作大计。这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回望2001年6月,黄浦江畔,上海合作组织应时而生。二十四载风雨兼程,上合组织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指引,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和搞“小圈子”的老范式,掀开了国际关系史崭新的一页,走出了一条与传统西方霸权体系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土壤中,上合组织拒绝“非此即彼”的对抗逻辑,倡导不同文化、宗教、制度之间的对话共处,体现了古老东方哲学“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理念。成立二十多年来,上合组织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的“大家庭”,成为人口约占世界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的重要国际组织,合作方向不断拓展至经贸、投资、能源、绿色发展、数字治理、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成为人口约占全球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上合大家庭”。好朋友、新伙伴济济一堂、共商大计,是本组织理念广受欢迎的生动写照。
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协商一致、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本原则,以平等伙伴关系为基础,以共同安全、共同发展为目标。从倡导成员国秉持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新五观”,到提出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五个共同家园”……中国的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让上合组织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也深刻回答着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热点问题频发,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越是风云变幻,越需凝聚共识;越是逆流涌动,越需携手前行。此次峰会必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更广阔的“朋友圈”,意味着更大的国际责任。去年7月,中国正式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为口号,中国实施完成100多项主席国活动,推动上合组织在议事机制、合作模式、常设机构等各方面改革创新。在天津举行的峰会上,中国宣布支持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合作的新举措新行动,提出上合组织建设性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方法新路径,各方共同签署并发表《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一系列预计达成的重要成果令人期待。
从黄浦江畔到海河之滨,二十四载风雨兼程的上合组织,将以天津峰会为新的起点,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朝着构建更紧密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阔步迈进,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的“上合力量”。(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