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同比增长5.3%,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三组数据,看发展“稳、进、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 通讯员 夏俊 林娜
稳中有进、质态向好。
7月29日,南京经济“半年报”发布。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9179.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数据记录发展,微观折射宏观。观察上半年南京市经济运行,一个个场景、一组组数据,透射着南京经济“稳”的基础更加扎实、“进”的势头持续巩固、“新”的动能不断累积。
“稳”的基础更加扎实
【数据】上半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1.1%。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增势较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5.0%、22.1%、44.2%。
【镜头】翻开企业“账本”,“聪明”的生产线、智能的工厂在“半年考”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让经济“稳”的基础更加扎实。
看,新能源汽车创新超车——走进南京长安智慧工厂总装车间,你将见证一场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变身。在机械臂和AGV的协同配合下,一辆辆不同颜色、不同配置的新能源汽车从产线上依次驶出,行云流水。
智能制造“热浪滚滚”,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1—4月,深蓝汽车交付2万余台,同比增长58%,其中,约四分之一来自南京长安生产的深蓝S07。
看,工业机器人加速“进化”——6月,基于埃斯顿模块化机器人研发平台开发的1000公斤负载超重载机器人,亮相德国慕尼黑举行的Automatica展会,让世界看到南京机器人“大力士”如何让“拔山扛鼎”不再是神话。但如果你以为工业机器人只能干“粗活”,那由埃斯顿孵化的埃斯顿酷卓科技5月发布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2会告诉你,它们也能锁付螺丝、质检巡检,“粗活”“细活”一肩挑。
市场表现印证了其竞争力:据MIR DATABANK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6%,国产机器人渗透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埃斯顿机器人实现近20%的同比增长,占比中国机器人市场份额10.3%,成为首个登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国产机器人品牌。
“进”的势头持续巩固
【数据】1—5月,南京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512.17亿元,同比增长3.1%。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数据服务等新兴行业分别增长17.4%、28.9%、17.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3%,其中受“苏超”等体育赛事带动,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9.3%。
【镜头】南京经济“稳”在实体经济底盘稳固,“进”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5月27日,江苏汉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2.6万瓶软糖食品从溧水出发,发往马来西亚。依托焦点科技旗下跨境电商平台中国制造网,汉典的泡腾片、咀嚼片等健康产品畅销海外。
5年前,一位英国客商通过平台小试牛刀,产品成为爆款后,双方合作日益紧密,今年上半年又签下700万元订单。1—6月,公司外贸出口订单总额达约3200万元。
今年上半年,中国制造网推出“新航海计划”“商链”等活动,助力中国供应商稳固核心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发力提升采供匹配效率,推动快速成交。5月,“商链”走进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直采大会现场,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韩国、新加坡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采购商代表,与浙江、江苏、吉林等地的50余家供应商代表,
通过智能匹配系统与线下深度洽谈,达成多个意向订单。
在母婴童市场,解决了孕妈妈、新妈妈们的小烦恼,也带来了网络母婴市场的红利期,互联网平台不断“长”大。
4月,孩子王与乐友总分部团队实现“会师”,升级后的孩子王直营门店突破1200家,覆盖全国21个省份超200座城市,累计服务9400万会员,是母婴童行业首家交易额破百亿的企业。7月1日,孩子王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亿元—1.6亿元,同比增长50%—100%。
“稳”在内需潜力稳步释放,“进”在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的服务业,除了互联网平台,体育产业也踢出了一记“好球”。
5月以来,“苏超”的“足球+”效应,让流量转化为持续增量。在迪卡侬南京门店,与去年同期相比,足球、球衣、鞋服等产品增长了约110%,足球定制球衣销量更是增长超150%。
“新”的动能不断累积
【数据】上半年,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8%,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其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1.6%、18.5%和78.2%。
【镜头】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今年1月,诺唯赞与意大利一家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该医院向诺唯赞采购了公司NGS(高通量测序技术)建库试剂、耗材等产品。NGS是一种能够一次性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的先进基因测序方法,以更高效的方式产生极高通量的组学数据,让科研人员对于各类生命现象的认识进入更深层次。
“出海”已成为南京生物医药企业拓展业务版图、增强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的关键战略。
2024年年报显示,诺唯赞现有国际业务主要在五大地区开展,北美、欧洲、东南亚、东亚以及西北亚,公司设立了新加坡、匈牙利、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境外子公司。“南京造”创新医药在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在南京,创新“升空高飞”,产业奔赴“星辰大海”。
在安徽黄山的崇山峻岭间,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无人机“挑”起80公斤的生活垃圾,也“挑”起了新技术的新天地、新市场。
公司总经理张羽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拓攻机器人营收同比增长约40%,主要“涨”在山区物流业务和海外市场拓展上。
不只是拓攻。
在凯睿星通信息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卫星通信系统,填补了我国卫星通信海上应用全部自主化的空白;在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围绕通用整机、大飞机配套、航发、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聚集了一批高估值硬核科创企业;在南京英田光学公司,以精密光学系统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提供卫星激光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决胜期。南京市上下正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坚定不移锚定年度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全力以赴推动经济运行向新向优。
专家建言
展现较强韧性,力争更大突破
姚国章(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管理学院教授,南京数字经济科技学会理事长)
今年上半年在南京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的增长,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上升0.8个百分点。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同时,也说明南京的经济有较强的韧性,尤其是在第三产业带动方面有较强的后劲,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乘胜前进,力争在下半年取得更大突破。
上半年,南京经济取得良好的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文旅客流引发的消费增长不容忽视。以“五一”为例,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6%和18%,后来又因为“苏超”赛事,产生了非常好的带动效应。二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国家和地方对汽车换购提供了补贴,加上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促销,大大刺激了汽车的消费。三是“以旧换新”的政策发挥了较大作用。
今年下半年,面对多重挑战,更需鼓足干劲,再上台阶。一要抓住当前快速增长的行业发展机遇。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脑机接口、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等都处在爆发式增长的前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要继续发挥政府补贴带动消费的作用。探索面向外地游客在南京消费的各种补贴,进一步加大力度;同时尽快削减文博场馆、旅游景区等需要预约参观的项目,促进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
巩固向好基础,激发投资活力
丁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从数据上看,南京上半年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升级动能。第三产业增长5.8%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2%协同发力,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政策效能释放成为突出亮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显著提升至55.8%,充分彰显南京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效,其雄厚的科教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此外,体育业以19.3%的营业收入增速尤为亮眼,以“苏超”等赛事为引领的文商体旅深度融合模式,已成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关键路径。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未来,南京还需要在多个方面持续关注与发力:一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进一步提升增长潜力;二是需着力激发有效投资活力,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