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江阴:以赛为媒,共谋一座城的“转型升维”

暑期的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3000余名师生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刚落下帷幕,2025“申达杯”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便接踵而至。这场汇聚全国40余家单位、110余支队伍的科技盛会,在炎炎夏日的江阴,掀起了一场关于智能与未来的激烈角逐,也让校区的创新氛围始终“热辣滚烫”。

  从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到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两场赛事虽各有侧重,却指向同一个核心关键词——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恰恰也是“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转型升级亟需的硬核支撑。以赛事为纽带,江阴与驻澄高校展开深度协同,不仅吸引各界目光聚焦于此,更在城市气质的蝶变中,奋力实现从“制造强县”到“智造高地”的迈进。

  驻澄高校为城“追”赛拼全力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的户外体育场内,飞行避障比赛正上演着精彩对决。各参赛队伍设计的无人机,需全自主完成穿越树木、穿越隧道等五项避障任务。北京理工大学选手陈尊灿团队的无人机在赛场中展现出“游刃有余”的稳定表现。“最大的挑战在于无人机的感知与定位精度。”陈尊灿告诉记者,从大三到研一,他已经连续三年来澄参赛,“对这里的环境越来越熟悉,比赛磨炼了技能,也收获了荣誉。”

  其实,一场赛事能在一座城市连续落地,背后藏着从“候选外”到“落地城”的曲折历程。“第一届在长沙、第二届在西安,当时,江阴校区并不在第三届候选名单之列。”为了让赛事落地江阴,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党工委书记易文斌曾带队“追”到了武汉,最终,在他的努力之下,大赛组委会临时修改了决定,让赛事成功落户江阴。这之后,该项赛事在江阴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且影响力逐年攀升。

  记者获悉,自2021年创办以来,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精准聚焦“海陆空”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吸引了国内重点高校、民营企业等代表性科技单位的积极参与,已成为无人系统领域具有引领性、代表性的赛事活动之一。像本届挑战赛包含的快递速达、飞行避障、协同追踪等7个竞技项目,均与未来无人系统应用高度契合,将进一步推动无人系统关键共用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

  部门“接力”护航赛事每一程

  高规格赛事的成功举办,是对城市综合保障能力的检验。ROBOCON赛事期间,江阴以“吃住行一条龙”服务为参赛学子护航,配齐免费食宿、志愿服务等“一站式”保障。赛前,该市科技局就主动对接多所高校提前掌握需求;该市交通部门增开沪宁沿江高铁江阴站至校区的定制接驳专线每日4班,为选手提供便捷出行。这些细致部署,都彰显了江阴作为东道主的温度。

  求贤若渴的江阴企业也加入保障队伍中。“两三天之内就收到了全部碳纤维板,点赞!”对参赛选手来说,设备的完美运行才是比赛的头等大事,梁嘉瑞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团队带来了多台自主设计的机器人,“第一天就发现组成机器狗四肢的碳纤维板出了问题。”好在,备赛初期,江阴就已布下“先手棋”——提前摸排了参赛机器人零部件需求。最终,江阴企业东立新材料迅速响应,定制的碳纤维板及时送达。

  强大的产业配套、丰富的应用场景、多元的创新生态,这样的江阴让此次参加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的西北工业大学选手卢孟文对江阴青睐有加。他深知,江阴坚实的工业基础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保障。在这里,研发与生产之间的距离被大幅缩短,技术转化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毕业后,我会把江阴作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卢孟文说。

  研究成果走向江阴“试验场”

  ROBOCON赛事落幕后,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大战”在江阴云亭街道悄然上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校区等4支队伍,带着参赛机器人来到云亭“村BA”开幕式现场,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机器人对抗赛以及人机投篮比拼。“机器人投得太精准了,很有压迫感。”自告奋勇参与人机投篮比拼的新敔山社区队选手顾双云,虽以几分之差惜败于机器人“投手”,但难掩激动之情。

  这场机器人“踢馆”就是研究成果走向江阴“试验场”的一个生动缩影。在ROBOCON赛事中获得“飞身上篮”赛项一等奖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帅哲昕说,相比于机器人依靠传感器和算法控制动作,人类球员的动作变化更加灵活且难以预测,“人机比拼这种形式给我们优化机器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向。”江阴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表示,在研究与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正是校地携手引入高端赛事的深远意义。

  而在赛场之外,校地互动的这份默契也越来越深。本月9日,江阴市节流装置厂有限公司与南理工新能源学院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南理工团队将为企业提供核用流量计的高精度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分析,以“点对点”技术攻关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撑,助力高端核电装备自主化;23日,校企再携手,南理工新能源学院和江阴秋毫检测共建“河湖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协同破解差异化污泥处理技术。属地高校的智力资源正加速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创新引擎”。(唐芸芸)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