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读城丨赛场之外,遇见徐州——书写古与今的双线精彩

刚刚结束的“苏超”徐州VS南通

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强强PK”

两支在此之前均未尝败绩的队伍

绿茵场上激情对决

徐州队虽以1:2惜败

但球员们奋力一搏、拼至终场

观众席上热血沸腾、呐喊如潮

同样将夏夜彻底点燃!



回顾徐州队已进行的六场比赛

三战逆境翻盘,两度补时绝杀





而在赛场之外

徐州这座淮海重镇、五省通衢

也有着别样的精彩

接下来

请跟随江苏新闻一起走进徐州



徐州:楚汉故地 山水彭城

“龙吟虎啸帝王州,旧是东南最上游。”

徐州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建城史

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

也是著名的帝王之乡

汉高祖刘邦于此发迹

西楚霸王项羽曾在此定都

是楚汉相争时的重要战场

行走在如今的徐州

随处可以触摸到的

是历史的脉动

云龙湖

徐州人的“城市客厅”。泛舟湖上,远眺云龙山,感受苏轼曾在此写下“云龙山下试春衣”的诗意盎然。



云龙山

“九节山头”串联起放鹤亭、兴化寺等古迹,登顶观景台,可俯瞰整座徐州城,美如画卷。



戏马台

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西楚霸王项羽曾在此观战马、点兵将,如今仍能感受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



龟山汉墓

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15间墓室大小配套、主次分明。龟山汉墓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

明清富商大宅院集中地,“八大家”院落保存完好,雕梁画栋配上大红灯笼,随手一拍,都是古风大片。





徐州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超26000件/套,其中汉代文物最具特色,形成了完整陈列体系。镇馆之宝西汉金缕玉衣,不可错过。





淮海战役纪念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4年接待观众近500万人次。纪念馆陈列展示利用图片、实物、场景复原、浮雕、蜡像及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突出表现了淮海战役规模宏大、战场辽阔、战斗激烈、人民支前规模空前等特点。



“前赴后继、敢于牺牲、舍家卫国”的英雄精神、家国情怀,让人荡气回肠。淮塔矗立起的正是淮海大地上一座精神的地标。这座精神地标砥砺着一代又一代淮海儿女攻坚克难、不断前行。



徐州:浓墨重彩 舌尖江湖

徐州地处我国南北之交,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共同孕育出五味兼备、风格淳朴的徐州滋味。把子肉的香、伏羊的鲜、烧烤上跃动着的辣……每一口都写着四个字:“管乎!过瘾!”

把子肉——最爽莫过大口吃肉!

五花肉切成巴掌大的厚块,在老卤中慢炖数小时,颜色红亮、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即化。再配上喷香的白米饭,一碗抖精神!之前对镇江的比赛中,表现出色的镇江队门将沈帅帅得到了徐州父老乡亲最满怀爱意的投喂:“给他加块把子肉!”这样的“苏超”同款美食,你想不想get?



饣它汤——乾隆赐名的珍馐佳肴

传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路过徐州,当地知府献上以鸡汤、麦片、胡椒等制作的美食,乾隆尝后甚喜,遂问知府:“此为啥汤?”知府灵机一动,随手画了食字和它字,饣它(啥)汤因而得名。早上美美喝上一碗,满状态开机!



地锅菜——徐州餐桌的“当家花旦”

锅边贴饼子,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可谓“强强联合”!在徐州,万物皆可“地锅”:地锅鸡C位不可撼动,地锅肥肠浓香重口,地锅龙虾备受年轻人追捧……给徐州人一个地锅,他们可以装下全世界!



伏羊宴——夏日里的滚烫狂欢

“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每到入伏季,走在徐州的街头巷尾,炫一盆烧羊肉,干一碗乳白喷香的羊肉汤,醇、烫、咸、鲜,是盛夏里最火热的“美食密码”。



烧烤——夜幕下的主角

徐州,是一座把烧烤刻进DNA的城市。羊肉、羊腰、羊心、油包肝……加上各种海陆荤素食材,都被搬上烧烤架,最后以一碗手擀面收尾,这徐州烧烤,算是被你吃明白了!



花式主食——欢迎来到“碳水天堂”

煎包、烙馍、馓子、米线、八股油条……在徐州,解锁碳水的108种花式做法,这谁能不迷糊啊?全部来一份!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大快朵颐了?富国街、丰储街、户部山月光市集、回龙夜肆、民富园夜市……都早已是满满烟火味,只等八方游客光临。



“苏超”比赛季里,不少餐厅持门票可享折扣,没抢到票也没关系,还有露天高清大屏,大家一起吃饭看球,交个朋友!



徐州:向“新”发力、向“质”前行

从昔日的采煤塌陷区到如今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徐州以绿为笔、以水为墨,在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织就“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诗意。



工程机械产业是徐州的支柱产业和“金字招牌”。近年来,面对科技新浪潮,以徐工为代表的徐州工程机械产业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前行,让“一号产业”的动能持续迸发。目前,徐工产品出口增至19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10台起重机中,就有3台烙刻着“徐工制造”的印记。



2024年,徐州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17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4家企业跻身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跃居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市第34位。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在转型中拔节生长;集成电路、高端纺织在集聚发展中增势迅猛。截至目前,徐州全市已累计培育出4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位于徐州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以“向地球深处进军”为使命,持续攻关深地科技前沿难题,打造深地资源与空间开发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如今,这里已成为第四家江苏省实验室。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启动建设,省碳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获批……一批创新平台正在成为技术突破与转化的关键阵地,让新质生产力的“养分”愈加充沛,创新的源头活水持续涌流。



当“智改数转网联”的浪潮席卷车间厂房,当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血脉,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正以深化改革为笔,书写着传统产业转型的“城市样本”,与古今交融的双线精彩。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徐晗 综合/徐州发布 徐州文旅 无线徐州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