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监管、重复检查,曾经让许多经营主体不堪其扰、疲于应付。如今,江苏多地积极探索“扫码查”新模式,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高效监管机制,通过规范化执法切实为企业减负,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应急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朗盛高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开展涉企联合执法检查。进门前,他们先扫描企业门口的二维码,凭借既定任务自证身份,企业同步对照事前收到的检查清单进行信息比对,实现执法双方信息透明互信。南通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工作人员冯剑楠说:“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检查之前,通过扫描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实现扫码入企,把好入口关,有效防止任性检查和随意检查。”
以往,各部门分批入企检查,无形中加重了企业负担。如今依托南通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各类执法检查任务通过实时数据匹配,将“关联的、临近的”的检查计划整合为“联合监管”场景,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据测算,今年涉企检查频次预计压减20%。南通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局执法人员安洋洋说:“依托南通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全市各执法部门能整合执法事项,将原先多头 重复检查,合并成一次联合检查,为企业减负,同时,也有利于执法人员自我监督,保障执法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为基层执法人员切实减负。”
“扫码查”的亮点还体现在反向监督机制上,就是企业可对检查行为进行事后评价,通过真实反馈和社会监督倒逼执法规范化。
在南京“宁捷查”平台上,这种双向监督体系已形成完整闭环:平台为全市1万多家工业企业及30多万家其他行业场所生成专属检查码,执法人员须扫码登记方可入企,避免超计划、超权限检查;检查结果实时回传至企业端,形成透明化整改流程。平台开发人员曲科介绍:“企业可以通过二维码,对这一次来企业现场开展检查的这些行政执法人员,一家一家地进行在线评议。比如说他执法是不是规范,是不是合法合规,有没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在线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执法部门执法规范化程度,还有效率等等。”
作为试点区域的南京溧水区,自3月启用“宁捷查”以来,已累计开展联合入企扫码检查41家,排查治理隐患问题132条,减少涉企检查90次。
从基层探索出的高效监管经验,正在逐步向全省推广。今年3月底,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快推行“扫码入企”,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检查时要事先报备、现场扫码。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熊樟林指出,扫码查机制对完善涉企监管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于企业而言,能够有效规避传统多头监管模式下重复检查问题,既切实减轻经营主体的事务性负担,也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撑;于行政机关而言,则有助于优化执法资源配置,通过整合检查事项降低行政执法成本,实现监管效能与服务质效的双向提升。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查多 南通台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