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宿迁:“三网合一”,织就临港经济新图景

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内河航运是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宿迁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全力推进航道网、物流网、产业网“三网合一”,积极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宿迁”,发展壮大临港经济。

临港经济,航道先行。宿迁以航道筑基,畅通经济动脉。截至目前,宿迁市内河航道总里程约980公里,其中,干线航道143公里,占比14.6%。



据统计,2024年,宿迁完成港航重点工程投资超52亿元,完成干线航道投资超30亿元。其中,宿连航道(宿迁段)作为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两纵五横”中“最北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改(新)建桥梁24座,建设航道里程102.2公里,三级船闸3座(宿豫船闸、明庄船闸、枣林船闸)。2025年底前将全线建成通航,全力畅通东向出海通道,同时,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持续完善的航道网,犹如不断延展的动脉,为宿迁临港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后续物流运输与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每天破晓,宿迁港内就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集装箱堆积如山,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装卸作业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一天的忙碌从此开启。

2024年3月,宿迁出台《宿迁市扶持水运集装箱运输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进一步促进宿迁港中心港区集装箱运输发展,发挥水运优势,引导企业“陆改水、散改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降低区域物流成本。

与此同时,宿迁正加密宿迁至上海、宿迁至苏州(太仓港)江海河联运线路,新开宿迁至上海、宿迁至连云港外贸直航航线,宿迁市开通集装箱航线15条,培育内河集装箱精品航线2条。

2024年,宿迁全年开放闸次9537次,放行船舶21279艘次,减免过闸费200万元;宿迁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670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28.57万标箱、同比增长21.42%。

港口的繁忙景象,是宿迁作为“经济通道”的生动注脚。产业与物流的紧密联动,则成为宿迁临港经济腾飞的最优解。



去年,宿迁出台《宿迁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提出加快构建形成“443”临港产业新体系,深度挖掘宿迁港航资源对新兴产业的拉动潜力,立足宿迁市临港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强化产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深度融入全国乃至全球高端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循环等新兴临港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到2025年,新兴临港产业规模突破2100亿元。

2025年宿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继续做大做强临港经济。推动港航产城融合发展,构建“前港、中仓、后园”模式,力争临港经济产值突破3000亿元。

宿迁正从单纯的货物运输通道,向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 “通道经济”华丽转变,通过产业网构建,让临港经济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实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物流运输优化,再到产业全面升级的完整闭环。

大河汤汤,奔腾不息。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宿迁加速推进航道网、物流网、产业网“三网合一”,在临港经济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一幅以港兴产、以产促城、港城共荣的经济新图景正缓缓铺展,未来发展前景无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