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探秘南外仙林中德班!“1+3”模式,助孩子圆梦全球顶尖学府

初中毕业后进入南外仙林分校国际高中,在中德班学习一年德国高中预备课程,后赴德国高中学习三年,毕业后可申请全球顶尖学府……在南京,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这样一群少年,通过“1+3”模式,从南外仙林分校出发,前往德国留学,不断靠近自己的理想。

据悉,2009年,经南京市教育局批准,南外仙林分校国际高中始创“中德班”,成为江苏省首个留学目标国为德国的国际项目。中德班的学生通过三年在德国高中的学习,成绩合格、顺利毕业即获得德国高级文理中学毕业文凭——“Abitur”,即德国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资格证书(无须再经过预科或者对外国留学生的语言考试)。学生可享受德国教育公民待遇(不受限制申请任何一所德国大学任何一个专业,且入读德国公立大学免学费),在德国120所学术型和科研型的综合性大学、工业大学,以及212所应用科学大学登记入学,也有资格申请57所德国艺术类院校,同时还可以申请如英国牛津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美国韦尔斯利学院等国际著名大学。

中德班拥有一流的中外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南外仙林分校中德班“中德大家庭”声名远播。办学十六载,800多名仙林学子在德国中学就读,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等地著名高校深造,陆续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全球多个国家不同领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两人在德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学长风采】

陈疏桐:责任与坚持,见证聚光灯下的蜕变

 陈疏桐


曾获奖项:国际高中第十七届外语节开幕式和闭幕式德语主持人、外文朗诵大赛二等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活动中荣获特别奖,第四届A1阶段德语百词竞赛二等奖、A2阶段德语百词竞赛二等奖

录取学校:德国科罗斯特(女子)高级文理中学

“在中德班学习的一年,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旅程。”回顾这一年,陈疏桐说:“有两段经历,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不仅让我收获自信与勇气,更让我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和舞台的魅力。”

第一段经历是德语朗诵比赛。陈疏桐参赛作品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首充满戏剧性的诗歌,复杂的发音、多变的情感、强烈的节奏感,都对她提出极高的要求。那段时间,放学后,陈疏桐都在空教室里反复练习,跟着录音纠正每一个音调,对着镜子调整每一个表情。她说:“比赛当天,站在聚光灯下的那一刻,我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但当熟悉的文章从口中流淌而出时,所有的紧张都化作了专注的力量。”

另一段经历是担任国际高中第十七届外语节开幕式和闭幕式德语主持人。陈疏桐不仅要熟练运用双语串场,更要灵活应对突发状况。彩排时,她因紧张说错流程,非常自责。但老师一直鼓励她:“完美的舞台,都是从不完美中练就的。”于是,她抓住每个课间背诵串词,拉着同学模拟互动环节。陈疏桐还记得正式主持那天,“当聚光灯亮起,我微笑着说出开场白,特别是用德语和中文穿插介绍节目时,听到观众席传来的笑声和掌声,那种被认可的幸福感让我热泪盈眶。这场主持不仅锻炼了我的应变能力,更让我懂得:责任,会催生意想不到的成长。”

成绩来自科学的规划和不懈地努力。学习中,陈疏桐采用“番茄工作法”,将学习时间划分为25分钟的高效段,中间穿插5分钟休息,这样既能保持专注,又避免了疲劳。备考季,她会坚持“计划+执行+反思”的模式,“每天早晨,我会列出当天的学习任务,并按照优先级完成;晚上则会花10分钟复盘,总结当天的收获与不足。德语口语是我的薄弱科目,但在老师们的指导和陪练下,后来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未来,陈疏桐计划在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专业,希望将技术与社会需求结合,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查同锐:科学规划,绘就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

 查同锐


曾获奖项:国际高中第十七届外语节配音比赛一等奖、第十五届体育节徽标设计比赛三等奖、第四届A2阶段德语百词竞赛三等奖、校“优秀班干部”“优秀住校生”

录取学校:布登王宫高级文理中学

“从第一次来到南外仙林国际高中,到如今收获德国高中的offer,回顾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就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查同锐这样形容中德班的学习与生活。

中德班的老师在查同锐的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说:“万谦老师和Peter老师的课堂欢乐有趣,德语语法讲解十分清晰,让德语变得通俗易懂;杨秀梅老师鼓励我们多读英文原著、时文,多听多模仿优秀的英文演讲,让我们在学习德语的同时,还要强化英语学习;语文课上,薛海霞老师分享中国传统诗词,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查同锐会很科学地规划学习。课堂上,他专注听讲,课后和小伙伴一起玩乐,保证接下来的课堂有充沛的精力。放学后,他会按照学科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合理分配时间,先完成当天的作业,再根据学习计划进行拓展,如背德语单词、做模拟阅读题等。他觉得,做好笔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会用红色的笔标记出语法知识点,这样在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同时,我会定期对笔记进行整理和补充,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晚自习复习思考,可以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

查同锐很喜欢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他参加了篮球选修课。他说:“我喜欢打篮球时那种挥洒汗水的感觉,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学会了配合,在发挥各自的优势的同时,齐心协力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感觉非常棒!而且,练习篮球带给我的能力和品质,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让我更自信、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未来,查同锐想就读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深入钻研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他知道:“投身这一领域,需要早早储备知识与技能。现阶段,我努力学好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为深入学习AI知识筑牢根基。课余时间,通过观看各类科普视频,关注AI 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孙靖鉴:严谨规划、大胆实践,寻找成长方程式

 孙靖鉴


曾获奖项:国际高中军训活动“意志标兵”、第四届A1阶段德语百词竞赛三等奖、A2阶段德语百词竞赛三等奖,校“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录取学校:巴德萨克萨高级文理中学

在中德班的学习经历,孙靖鉴不仅收获了知识,更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就一定能收获成长。他就是在严谨规划与大胆实践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方程式。

“我会严格按照学校课程表规划每天的学习任务和课外活动。我的学习方法大致为:主动学习、定期复习、小组讨论学习、多元化学习。考试前,我会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根据强弱科目,分配时间,保持专注。”孙靖鉴在学习之余,每天会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跑步或打乒乓球等,不仅帮助他放松身心,更提高了学习效率。周末,他则劳逸结合地制定作息日程表,确保学习、活动两不误。

中德班的课程让孙靖鉴非常喜欢,“我们除了德语学习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心理等课程为我们留学德国文理中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记得第一次上烹饪课,老师讲解了要点和技巧后,我们进入实操阶段。但我们小组的所有人对此都一窍不通,那些复杂的配料和操作步骤让我们头晕目眩,不是油放多了,就是忘记放盐了。满脸油污的我们看着辛苦做出来的菜,一下子明白了父母日常的辛劳。”

孙靖鉴说,老师们的指导也对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薛海霞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万谦老师及外教老师们经常在课后为我提供辅导,提升我的语言能力;杨秀梅老师为我们推荐优秀的课外阅读,拓展我们的知识面。”

在国际高中,学校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80多门丰富多彩的素质选修课程;40多个不同领域的学生社团与俱乐部;六大节与四大类研学拓展活动……孙靖鉴说:“我参加了《建筑设计学》选修课,不仅提高了我对建筑的审美,更培养了我对建筑设计的热爱。而在外语节活动中,我们会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文化,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更激发了我们学习外语的热情。”

未来,孙靖鉴希望学习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信息学等专业,他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一定能够找到让自己发光的舞台。

翁舜隆:坚守文化根脉,在多元碰撞中成长

 翁舜隆


录取学校:布登王宫高级文理中学

“在南外仙林国际高中的一年,是不断突破自我、探索方向的旅程,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走得更远。”国际高中的学习,让翁舜隆明白,成长从来不是线性前进的过程,而是在不同文化碰撞中不断校准自我的螺旋上升。

“刚入学时的德文教学,我很不适应,但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通过制定每日词汇积累计划,结合学科内容,强化专业术语,语言能力显著提升。”翁舜隆说,中德班的课程设置堪称“文化混搭”,“上午用德语锻炼语言能力,下午用汉语学习其他学科,日常还有英语学习。最初几个月,我们常常在笔记本上出现中德英三语混杂的‘语言沙拉’,但这种混乱恰恰培养了我们的跨文化适应力。”在中德班,同学们的德语学习从零基础开始,通过德籍外教课、中教德语课和德国社会、文化概况课程等,帮助大家在学好语言的同时,提升对德国历史、政治、地理、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了解。

时间管理上,翁舜隆采用“四象限法则”,“我会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确保学习效率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更让我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申请季,特别感谢班主任薛海霞老师和生涯规划陈爽老师对我的耐心指导,从文书修改到面试模拟,每一步都给予我精准建议。未来,我计划攻读机械工程类专业,希望将逻辑思维与创造力结合,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无限可能。

从中式教育的扎实根基,到国际课程的多元视野,再到德国高等教育的批判精神,对翁舜隆而言,每次转型都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加速了他的认知体系的迭代更新。他说:“在中德班的这段经历教会我最宝贵的一课是:真正的国际化不是改变本色去迎合标准,而是保持文化根脉的同时,让自己成为东西方智慧对话的桥梁。”

崔明姬:以思维为翼,成就飞翔的梦想

 崔明姬


曾获奖项:国际高中第四届A1阶段德语百词竞赛一等奖、A2阶段德语百词竞赛一等奖、第十七届外语节演讲特等奖、配音三等奖

录取学校:黑森王宫文理中学

崔明姬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思考”贯穿她的成长生涯。她说:“学习上、生活上等各种时候的思考,都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学习最重要的不是题海战术,而是要让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不断地思考:为什么这道题要这么做,为什么这个公式可以演变成那样。甚至是语言,在我眼中都有一定的逻辑,为什么动词在这里要这么变化,它的意义是什么,是否是为了使它不与这里产生歧义。”

而当崔明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她采取的办法是直接解决,即使当条件不允许时,也一定要记在本子上,防止遗忘。她认为,“当脑中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时,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其实不太需要背诵,而是可以通过基础的知识再推导出来。”

从零基础学习德语到校A1、A2百词竞赛一等奖,崔明姬在德语方面的快速提升,得益于中德班的沉浸式学习氛围,课堂学习、课后辅导、周测、德语等级A1、A2、B1、B2考试……学校的德籍外教课、中教德语课程,会全过程帮助学生营造德语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实现一年里从德语零基础到B2等级的飞跃,特别优秀的学生还有望通过C1级别考试。

未来,崔明姬想学习物理力学。她对物理的兴趣源于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从地球到月球》。她说:“里面的大炮俱乐部令我印象深刻,我对里面的物理知识非常感兴趣,后来又看到了关于这本书的衍生文章,里面提到了关于反重力装置的概念,这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我,我从小就梦想着能在天空中飞翔,感受风的吹拂。如果有了反重力装置,或许就能实现这样的梦想。”

【活动预告】

5月1日,来南外仙林分校探秘世界名校offer背后的秘诀



教育主题讲座、校园文化体验、选修社团展示、学生Live Show、国际高中第十三届美食节、国际教育现场咨询……5月1日,南外仙林分校国际高中将举办招生咨询会暨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学校的国际教育专家和老师,将现场为家长们解答教育困惑,为孩子规划成长之路。更多活动详情可详细咨询学校。

QQ群咨询

加入“2025年南外仙林国高招生QQ群”(群号688567904)



电话咨询

025—85896206、025—84027918、025—84027977

来校咨询

学校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6号南外仙林校区北门东侧招生办公室

接待时间:

周一至周五:8:00—11:00 13:30—16:30

周六至周日:9:00—11:30 13:00—16:00

(学校供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