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周莹 通讯员 连发 连科)作为江苏民营经济集中度较高城市之一,连云港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连云港全市民营企业实现税收457.3亿元,占比超过90%;全市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登记48.4万人,占比超过80%;民间投资1555.5亿元,占比超过70%。
创新前行 民企自有担当
2月6日,恒瑞医药内部发文要求全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全员推进AI工具DeepSeek应用并纳入各级干部考核。这场企业内部的改革源自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他认为,DeepSeek作为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可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作为港城医药企业领军人物,孙飘扬是港城民营经济重要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更是港城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者。可以说,港城民营经济从来都是在创新中破圈。
连云港市发改委副主任任文革认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一些港城的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困难和挑战。然而,无数历史实践证明:港城民营经济从诞生之初就确定了创新发展之路,一直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这是因为民营经济一直是连云港市创新的主体。以联瑞新材为例,从最早的硅微粉到如今的联瑞新材,这家从乡镇企业逐步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顺利地完成了新老接班。更是在2024年交出了亮眼的业绩快报:2024年,联瑞新材实现营业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34.94%;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44.47%。
这种高增长的背后是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持续追求,目前企业已经拥有先进功能性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的核心技术,拥有在先进功能性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领域独立自主的系统化知识产权。在一次采访中,企业负责人李晓东自信地说:“未来,我们一定要在这个行业拥有话语权。”
如今,该企业已经抢占了高性能封装材料的市场需求制高点,并在球形无机粉体材料领域的销售保持显著增长,其客户群更是覆盖了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有近300家企业。
在连云港,像联瑞这样的企业并不少。连云港市科技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连云港市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率全省第一;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2277家,创历史新高。9家龙头企业参与申报国家科技领军企业;1家企业获评省潜在独角兽企业;17家企业获评省瞪羚企业,同比增长240%。
伴随着港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也在持续提升。连云港市科技局副局长郑刚感叹,民营企业是连云港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源泉,他们勇闯创新无人区,创新主体地位日益显著,其释放的勃勃生机带动了港城创新热潮涌动。
坚持“不动摇” 培育发展好生态
建成并运行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打造“信用+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新格局,信用成为公共资源交易“硬通货”更加凸显;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办,始终保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高压态势。
民营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企业创新,更需要制度创新,不断为企业发展提供“阳光雨露”:
——制定出台《连云港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从六个方面提出23条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印发实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政策措施》《关于实施金融服务五项工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工作方案》《关于以深化改革推动制度集成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任务清单》,为持续优化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省内率先出台《连云港市高效办成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专项行动方案》,推广“两书同达”、异地信用修复不见面办理、信用修复帮扶代办、修复“直通车”等创新做法。
——建立90家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库,推广使用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定期召开政策宣讲会、企业座谈会。
——将“重大违反统一大市场建设事件”纳入高质量考核体系,加强民营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建设,持续优化统一大市场、公平竞争审查“双机制”。
——实行涉及民营企业反映问题“转办、承办、督办、销号”制度,强化民营企业诉求闭环管理。
截至2024年底,全市实有各类民营市场主体超过78.7万户。如今,港城民营经济已深度融入连云港经济大海。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下,港城民营经济将不断涌现更多“弄潮儿”。
勇立潮头 坚定发展强信心
过去连云港民营经济靠创新成就港城产业奇迹。如今,港城持续优化好生态,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配置资源的便利性,港城企业家更加坚定勇立潮头的发展信心。
“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传来的关怀嘱托,让港城广大企业家更加坚定创业和报国激情。
在港城民营经济发展一线,港城企业家已经在寻找企业内生动力上发力了。“我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在试验线上和实验室里,与我带的技术团队天天在一起,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心情非常好。”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张国良在他的企业家手记中写道,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让他进一步坚定信心。他说:“作为一个企业家,要有敢于冒风险为国家分忧的责任心!”过去几十年,他是这样做的,如今,他正在考虑将碳纤维面向航空、新能源高端领域,提供专用碳纤维的定制服务。
今天,我们观察港城民营经济必须要放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正如任文革说的,民营企业要识变应变,用好优势,化大趋势为大机遇。
天明机械紧跟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开拓低空经济新空间;康缘药业提取精制厂依靠近200个红外点用5G熬中药;嘉明碳素积极创新陶瓷等新兴材料……可以说,如今港城民营企业正抓住科技创新机遇,发挥市场化程度高、决策高效、激励有力等优势,在专精特新领域大显身手。
“你让别人到桥头堡买东西,必须有点真本领。”
“‘十五五’即将到来,我们国家向前走靠创新,我们企业向前走更需要靠创新。”
“我们正加速推进90余项自主创新药临床研究,同步开展约400项全球临床试验。”
“我们立志成为清洁能源综合应用的领军企业以及健康、智能、舒适家居电器的创新先锋。”
……
如今,在港城投身创新的民营企业努力在抓住“牛鼻子”、突破“卡脖子”上显身手,越来越多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单打冠军”“隐形冠军”。
时代大潮奔涌,挑战机遇并存,港城民营经济的春天将更加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