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盲道成了文明城市的重要标配之一。然而,现实中一些城市的盲道因种种原因成为“忙道”,1月9日现代快报“快快帮”栏目刊发了《断头、坑坑洼洼……南京南站部分区域盲道存隐患》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南京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南京咏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芮咏梅带来的建议就与此有关,她建议加大盲道建管力度,护航视障者安全出行,不让盲道变成“忙道”。
△芮咏梅委员
芮咏梅在调研中发现,南京一半以上城区主次干道、人行横道基本实现盲道全覆盖,公共服务场所、各景区无障碍设施均已配备到位,但一些地方存在盲道不连续和盲道被非机动车辆或台阶、立杆等各种设施挤占现象,盲道变成了“忙道”,即便是健全人沿着盲道行走都会碰上磕绊等问题。
通过调研,芮咏梅注意到,盲道的建设和管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影响盲道的正常使用;二是管理不到位,盲道被人为占用现象普遍;三是监管不到位、维护不及时。
为此,芮咏梅建议科学规划,规范盲道设置标准,实行道路全要素设计。“在规划设计盲道时,应结合周边环境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盲道的走向和分支,使其能够与公交站点、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无缝衔接,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
同时,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盲道的正常使用。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日常管理,对乱摆乱放占用盲道的行为加大执法管理力度,杜绝车辆乱停乱放,切实保障盲道的畅通无阻,点亮视障者的“无碍”之路,提升视障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
当前,数字经济的发展为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芮咏梅委员建议数字赋能,开展智慧盲道建设,“引入盲人导航系统,在过街交通信号灯处设置语音提示功能;建立智能盲道管理平台,实现对盲道设施的实时监测和管理……这些都能提升对盲道的管理,更好地服务视障群体。”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徐苏宁 徐梦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