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铭记历史!今天,让我们认识这些烈士

今天,9月30日,是全国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

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不懈探索、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付出了艰辛努力和极大牺牲。

从1926年至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牺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的革命烈士数以万计。目前已知姓名的有1519位,绝大部分为无名烈士,他们被称为雨花英烈。

今天,让我们聆听他们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话语。

他们是丈夫,也是父亲,牺牲前留下深情告白和无尽嘱托

谭寿林,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不久,成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员。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受党组织委派,谭寿林回到家乡开展革命工作,在“八桂”大地上播撒革命的火种。

1931年4月22日,谭寿林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被捕后,谭寿林在监狱里受尽酷刑,但敌人却无法从他嘴里撬出半点口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谭寿林给妻子钱瑛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看得见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1931年5月30日,谭寿林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5岁。

李耘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4月,受中共江苏省委指派,李耘生担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他以教书为掩护,着手秘密恢复发展党的组织。

1932年,刚刚恢复的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李耘生被捕。在狱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刑讯和拷打,李耘生始终没有暴露身份,敌人竟卑劣地使出父子隔窗相认的招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向妻子深情告别:“过去百千斤的担子两人挑,以后只好由你一人来挑了。”

1932年6月8日凌晨,李耘生牺牲在雨花台,年仅27岁。

他们是儿子,也是女儿,民族生死关头以国家为重

孙晓梅,1914年出生在浙江富阳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38年参加新四军。在新四军,她被分配到军政治部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组工作,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将亲身经历的当地生动鲜活的抗日事迹,写入了长篇通讯《繁昌战斗中的妇女们》,鼓舞了前线指战员的抗日热情。

儿行千里母担忧,孙晓梅的母亲、姨母多次写信劝她回家,她却在回信里写道:“国不保,家何能存?在此民族生死关头,望母亲能以国家为主,民族至上。”

1943年5月,孙晓梅在护送一批党的干部渡江北上返回途中,不幸被日伪特务逮捕,随后被日军残忍杀害,年仅29岁。

冷少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两广区委任周恩来秘书。

大革命失败后,冷少农打入国民党高层,潜伏在国民党的“心脏”开展情报工作。他动用一切关系,及时掌握了重要敌情,成功传递给了党组织,为中央革命根据地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工作和纪律的特殊要求,冷少农多年没有回家。母亲多次催他回家团圆无果,这使亲人们对他产生了“在外享乐不归家”的误解。他无法直接向母亲说出自己不能尽孝的原因,只能强忍着思念和被误解的痛苦,用 14 页的长信乞求母亲谅解,表达自己投身革命的决心:“我要这样干革命,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贯注着,非得把生命贡献。”

1932年3月,冷少农被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临刑前,冷少农与李耘生领头唱起了《国际歌》,歌声越唱越大,和者越来越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冷少农依然从容镇定。1932年6月,冷少农牺牲于南京雨花台,年仅32岁。

他们是共产党员,也是革命斗士,为信仰而死无悔无憾

邓中夏,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5年2月,在上海指导工人运动的邓中夏,组织发起了上海日本纱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大罢工,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针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斗争。

1933年,邓中夏和妻子李英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不幸先后被捕,敌人让二人在法庭上当庭互相指认,法庭之上,李英看到了半年未见的丈夫。最爱的人相距咫尺,却只能佯作冷若冰霜。敌人没有察觉出异常,只好退庭。

法庭一见,竟是永别。已做好最坏打算的邓中夏在狱中说:“就是把我的骨头烧成灰,我也还是共产党员。”

1933年9月21日,邓中夏在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9岁。

吕惠生,1940年2月参加新四军,又先后将孩子们送入新四军队伍中。

1942年7月,吕惠生担任皖中行政公署主任,同年岁末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0月,皖中行署决定成立黄丝滩江堤退建工程委员会,吕惠生亲自主持日常工作。他一边冒着日军飞机的轰炸,一边抵御国民党顽固派的骚扰,带领二十余万修堤群众,挖土、挑担、打夯,兴建了黄丝滩新堤。

为表彰吕惠生的贡献,黄丝滩新堤被命名为惠生堤。

1945年9月,吕惠生随新四军第七师北撤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

临刑前,敌人问吕惠生有什么遗憾,吕惠生坚定地说:“为革命而死,为真理而死,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决无遗憾。”

1945年11月,吕惠生被秘密杀害,时年42岁。

他们是爱国青年,也是吾辈楷模,燃烧不灭的心只为新中国

赵良璋,194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平五烈士”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他是一位热爱作曲的文艺青年,即使被捕入狱,他的牢房也会传出正气洋溢的歌声。在他创作的歌曲《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中这样写道:“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我燃烧不灭的心,会不朽地欢欣。”

1948年10月19日,国民党国防部军法局以泄露军机为名,在国民党中央陆军监狱将赵良璋等五位中共地下党员执行死刑。赵良璋牺牲时,年仅26岁。

恽代英,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小便立下救国兴邦的志向。1921年,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党员之一。1926年5月,恽代英被党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和中共党团干事。大革命失败后,恽代英先后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周恩来赞扬他是“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

1930年, 恽代英不幸被捕。由于恽代英曾在黄埔军校做过政治主任教官,国民党高官纷纷前来劝降,但恽代英始终不为所动。恽代英说:“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1931年4月29日中午,恽代英壮烈牺牲,年仅36岁。

……

信念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

他们倒下去,凝聚成气势非凡的英魂。

他们站起来,书写成青春浩荡的史诗。

雨花英烈的精神筑起了一座时代丰碑。

他们青春的岁月和不朽的功勋,被恒久定格在雨花台。

英魂不朽,精神永续,他们将被永远铭记!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