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穷二白起步,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体经济持续壮大,大国发展固本培元。七十五年的时间里,我们不断培育竞争优势,“神舟”飞天、“蛟龙”探海、高铁飞驰……大国重器惊艳世界,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竞争力与日俱增,中国正昂首阔步迈入制造强国的序列,彰显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实体经济重要支柱性地位,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引领工业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短短的七十五年时间里,我国工业经济实现规模总量的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从最初的“中国制造”迈入如今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国的创造力,也见证了制造强国的崛起与腾飞。
夯实发展底气,见证制造强国决心。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体现在工业水平上,正因如此,大国重器,是工业实力的有力证明。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从中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高铁开跑,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再到国产大型邮轮出海远航,国之重器的背后,展现出中国制造业“全”“多”“大”的独特优势更加明显,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积蓄发展动力,展示制造强国态度。坚持创新驱动,是实现中国制造业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中国产业发展屹立于世界制造业不败之地的“点睛之笔”。如今,我国工业从传统依赖人工,到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13%,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涌现,这些背后都离不开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的态度。数据显示,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骨干企业加快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配套能力不断强化,大国工业发展始终激荡着澎湃动能。
拓宽发展空间,凝聚制造强国信心。今天,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这个背后,离不开我们布局中国制造业的努力。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的实施,一系列产业布局落子成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新的增长极、增长带不断形成,中国工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各地都加大投入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之中,不断突破制造业瓶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七十五年沧桑巨变,昂首阔步迈向制造强国。制造业强国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坚定光荣与梦想,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