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处处“丰”景。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目前,西南地区秋粮已开始大面积收获,除南方双季晚稻外,其他大部地区秋粮进入成熟关键期,预计还有20天左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田垄间由“绿”转“金”,各地接好夏粮丰收的“接力棒”,在神州大地上正孕育着新的“丰”景图。
科技赋能,让大国粮仓更丰盈。当科技与丰收相遇,丰收的喜悦得以再度加码。据悉,今年青海省大力推广智慧农机、高性能农机等创新型机具,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打造了青海省百万余亩青稞的丰收盛景;贵州省玉米收获现场出现了更多适宜丘陵山地的新型农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将提升至55%左右,达到历年最高;四川眉山的智能化农业装备逐步替代了人工作业,通过扩面积、提单产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粮食产能……诸多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瞄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弱项发力攻关,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才能全面铺展大国粮仓好“丰”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洋溢着秋粮丰收的喜悦,一幅绚丽多彩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从春播到秋收,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当下,田间管理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化管理手段不断更新,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又减少田间的农药使用,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在河北邯郸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技术人员巧用物联网监测系统,对虫情、土壤墒情进行精准检测,随时为农民防治病虫害指引方向;在安徽阜阳,智慧田管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农田的墒情、肥情、病情和虫情,有效提升田间管理水平,确保秋粮的丰收。“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实践充分证明,高标准农田有了高标准的田间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农田灌溉、生态耕作的优势,为农业现代化一体发力,给秋粮稳产丰收插上“智慧的翅膀”。
端牢手中的饭碗,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是人口大国,秋粮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能否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关键看秋收。“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秋收临近,各地要打足 “提前量”,立足 “治早治小、关口前移”,做好分类指导、联防联控、协同治理,以一系列 “组合拳” 不断夯实秋粮丰收基础。切实落实国家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并配套推出相关支持举措;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小农户开展粮食生产…… 提升效率、降低损耗、激发农户积极性,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各出良招,手把手帮助农民把地里的作物转换成实实在在的收益,真正让秋粮丰收变成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金钥匙”。
“科技点”拉满,奋跃之势高昂。秋日田野“丰收味儿”渐浓,实现全年粮食生产持续丰收,要把抓秋粮丰收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坚持科技赋能秋粮生产,提升田间管理水平,促进作物成熟,增加粮食产能,用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绘就出一幅“现代耕耘图”。(韩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