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从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到2016年教师节前夕勉励广大教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从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四个相统一”,到2022年9月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勉励他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再到2023年9月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何为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精辟而深刻地进行了总结:“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当前,我国现有专任教师已超过1892万人,从教育总体规模和水平来看,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已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为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是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旨归。教育家精神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坚守初心,秉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倡导教师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为标杆,用自身言行影响学生。从放弃国外高薪、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瓶颈、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用毕生精力践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铮铮誓言的黄大年,到希望“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的乡村教师张桂梅;从坚持求真务实、治学报国的卫兴华,到一生秉持“教育乃我之事业,科学乃我之生命”的高铭暄……他们心怀热爱,躬耕不辍,用爱与奉献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新人、输送力量。
教育与国运相连,教师与国脉相牵。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大智慧,是建设教育强国强大的精神引擎,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动力。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此次《意见》的出台,旨在推动我国教师队伍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加快转变,系统提升我国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全面推进高质量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上,要不断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加快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突出短板,强化高素质教师培养供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筑牢坚实基石。(季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