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22日,2024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以“智引教育未来 创领新质生产”为主题,探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趋势与策略,打造教育新生态,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不仅代表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尖端研究,更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具有很强的溢出带动效应,得到各国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从工业自动化到智能家居,从医疗诊断到教育辅导,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持续助推科技、经济双飞跃,掀起各行各业深层次革新风暴。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科技赋能,人才为先,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迭代升级,高层次人才如金更胜金。然而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据人社部统计,我国在AI领域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供求比例为1:10。当下,世界大国的较量已经聚焦在科技领域。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无数事实已然证明,科技人才的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为关键的筹码。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只有加强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才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
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对基础知识扎实、科学素养良好、专业水平出众的人才产生了迫切需求。中国大力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新路径,各地高校“新工科”专业遍地开花,报考热度持续攀升。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人工智能前沿创新研究及顶尖人才培养;同济大学面向新生每个专业开设AI应用类课程,实现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覆盖;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由院士领衔的人工智能班,并推行本硕连读……截止目前,全国有535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和“蓄水池”,为人工智能发展激发创新“源动力”。
人工智能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需要打造强劲的人才引擎。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且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随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深水区”,持续培育高端人才,对打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堵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强化校、政、企多方合作,开展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全链条人才培养,将伦理道德融入教育教学全周期,打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
以人为本,以智御“智”。AI人才是未来产业创新的关键要素,关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下好人工智能教育“先手棋”,创新人才培育,使人才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人工智能必将在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中大放异彩。(吴佳琳 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