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潘朝阳:乡村音乐教师的传奇人生

行知路上陶花开之荷花

代表人物:潘朝阳

花语故事:初夏时节,荷花盛开。尽管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茉莉的清香,但夏天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天真烂漫,超凡脱俗。来自《茉莉花》民歌家乡的音乐教师潘朝阳不断追求目标和理想,徜徉在音乐教育的世界,活成最美的模样。

 青奥会的志愿者

 课堂上的传道者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初级中学有个江苏省音乐特级教师潘朝阳,他的人生可谓一部传奇:上世纪80年代的中职财会班毕业,做过财务会计,当过电焊工人。不放松学习的潘朝阳对音乐追求执着,1990年,成功就读南京教育学院(后与南京晓庄学院合并)音乐系首届大专班,由此开启了他的音乐教育人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他用行动诠释了陶行知先生的大爱与奉献精神。

凌晨练琴为提升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上世纪90年代初的南京教育学院里,有个学生因为凌晨3:00练琴而闻名校园,这个用功的学生就是潘朝阳。“周末、寒假、唯一的一个暑假我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当时学校的条件相对较差,挨着围墙搭了六间琴房,师生共用。”说起母校,潘朝阳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上大学前从未接触过钢琴的潘朝阳为了多练习,每天凌晨3:00起床到琴房,再冷的天也会坚持。学校门卫老夫妇被他的琴声吵得实在受不了,就去学校领导那里告状。这时,大家才知道了学校有个如此用功的学生。

一个学期下来,潘朝阳就能很自信地演奏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了。到毕业时,他弹完了拜厄的599、849、299练习曲,还能演奏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C大调奏鸣曲》,贺绿汀的《晚会》《牧童短笛》,巴达捷夫斯卡的《少女的祈祷》以及理查德·克莱德曼十多首流行钢琴曲等。学校的陈朗秋老师送给潘朝阳一套贝多芬交响曲的磁带。这份珍贵的礼物,潘朝阳至今还珍藏在家里。钢琴老师黄凌赞许潘朝阳道:“成为钢琴家或许不可能,但把钢琴弹好一定是可能的。”

免费送笛为学生

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如果能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哪怕喝稀饭我也愿意。”32年的从教生涯中,潘朝阳辗转过3所乡村学校。面对简陋的音乐教学环境,他竭尽所能地创造条件引领学生们走进奇妙的音乐世界。

1992年,刚工作时,学校没有乐器,他就带着自己的笛子、竖笛、口琴给孩子们上音乐课。热衷于小器乐教学的潘朝阳从工作伊始,就在校内推广竖笛、口琴教学。有些学生买不起竖笛、口琴,他就自费购买送给学生们。最多时,他为一个班的学生每人送了小乐器。他是南京市六合区把竖笛、口琴引进课堂的第一人。那时,每到夜晚来临,学校附近的许多村落都传出“鞋儿破、帽儿破”的竖笛声。《世上只有妈妈好》《小星星》《大海啊,故乡》等笛声此起彼伏,高难度的《望星空》等乐曲也穿插其间。小小的竖笛真正扎根进了乡村,传递到了每个学生的身上。

 吹竖笛的孩子们

 茶园间的“演奏家”


20多年后,潘朝阳的学生潘启勇在文章《谁是乡村教育家》中这样评价恩师:“琴声在乡村学校里悠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有的人有自己的世界。如果他愿意把自己的世界分享给别人,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如果他恰好是一位老师,那他将永远不会被学生忘记。”

自费购琴为教学

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1994年,面对学校一穷二白的现状,潘朝阳到处向亲朋好友借钱,自费购买了一架钢琴,用拖拉机拉到学校。要知道:当时潘朝阳每个月的工资才114元,那架钢琴用了他4年多的工资。2001年,潘朝阳被推荐参加第三届“南京市教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当时的评委江苏省特级教师钱逸瑞和南京市音乐教研员宋桂英表示:“就凭这一点,潘朝阳老师就够资格评上学科带头人。”

为了带领学生们走上更大的舞台,潘朝阳常常利用周末、工作之余时间无偿带领学生们排练,练习钢琴、组织校竖笛合奏团,参加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组织的演出活动、竞赛等。1997年,南京市六合区仕金学校(现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初级中学)合奏团的孩子们受邀参加了区政府组织的庆祝香港回归活动演出。2001年,学校竖笛合奏团在南京市教育局举办的竖笛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此外,他带领的校合唱团也在南京市级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年复一年的社团活动让音乐徜徉在学生们的心田。

 迎回归的演出照

潘朝阳致力于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他通过歌词创编等活动,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有趣。他还创作了《我的家乡在六合》《青奥之歌》等多首歌曲。通过分享,让学生们体会到创作背后的故事,让美的体验更加丰满。“乡村教育需要有人在入口处摁下开关,努力改变模样,寻找音乐的打开方式。”32年如一日,潘朝阳认真上好每节课。他把对音乐与生活的理解、对社会的观察,用通俗的语言说给学生听。

2016年,潘朝阳获评江苏省初中音乐特级教师。2018年,潘朝阳领衔的“六合区中小学音乐工作室”先后吸引了40余名青年音乐教师。从这里先后走出了多名六合区教坛新秀、青优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南京市音乐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

 行知园的接棒人


终身学习为人生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深知知识更新重要性的潘朝阳从未放松过学习。音乐教育工作同时,他先后拿到了音乐教育本科、教育管理硕士、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博士毕业证书和博士研究生学历。

2000年,潘朝阳报考了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经过拼搏,他以高分就读并顺利毕业。2008年,潘朝阳参加教育硕士后的进修项目学习。整整一年里,每周二,他骑着摩托车转公交,8:30准时到达100多里外的南京师范大学。他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南师大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李如密老师的注意,从此走上了科研之路。2011年,经过拼搏,潘朝阳考上了李如密老师的博士研究生并顺利毕业。多年来,潘朝阳参与多项教育部及省级课题研究,苏少版音乐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出版专著一部,主编著作一部,并在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等杂志和报刊发表文章40余篇。

潘朝阳老师的博士论文题目为《我只是想让孩子喜欢音乐——多审美通道的音乐教学研究》,这是他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愿景,也是他三十多年音乐教育生涯的答卷。“读书是每个人成长的阶梯,也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自信,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潘朝阳始终坚信,“音乐就是时间的艺术,付出就有收获。”

通讯员 杨雪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戴明夷 刘惠勤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