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优秀选手的决定,授予王志铃等14人“江苏技能状元”称号,并认定为“江苏工匠”。大赛突出“数字技能,与你同行”的主题,聚焦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
作为新时代人才队伍的重要构成,高技能人才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支撑江苏制造、江苏创造的重要力量。从开展技能大赛,到开展“学历+技能”双培训,再到开设“技能夜校”,近年来,江苏多措并举推动技能人才创新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数量达14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475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75人,位居全国前列……一连串数字构成一份亮眼“成绩单”,江苏高技能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素质明显提升,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能力支撑。
当前,随着新技术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职业、新技能不断涌现,为技能人才就业创业提供新的历史机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人才结构和高质量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匹配程度还不够。如何让高技能人才破局“出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厚植成长“沃土”,凝聚“新”力量,推动“新”发展。
人不激不奋,水不激不跃。造就好建设好高技能人才队伍,良好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为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江苏先后出台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系列文件;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分互认制度;积极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一系列“动作”促成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健全,为人才免除后顾之忧,充分体现了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事实证明,无论是优化薪酬制度、提供晋升机会、加强社会保障,还是保护知识产权、完善考核评价、建立容错机制,让技能人才找到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才能最大限度把广大高技能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面向未来,智能、创新、数字化等都将是制造业发展“关键词”。要推动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离不开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江苏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厚植新质生产力基础。比如,南京大学启动“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项目,致力塑造富有科学素养、具备跨学科理解力和领导才能的未来领军人物。再如,苏州大学设立未来校区,紧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数字经济核心关键领域发力人才培养。同时,以赛为链,以赛促训,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培育和选拔技能人才的载体与抓手,通过表彰高技能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产业工人走上技能成才“新”赛道,齐心协力推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
打通技能人才工作“堵点”“卡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技能青年用所知所学投身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时代浪潮中去。此时,尤需厚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永葆“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把工匠精神贯穿于干事创业的每一项任务、每一处细节,力争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