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新农人”们大多生于故乡、长于故乡,并在学业有成之后,带着知识、技能、想法和梦想,青春作伴好还乡。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们,激发了乡村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崭新力量。
2024年,扬子晚报策划推出的“新农人代言复兴路——青春作伴好还乡”大型融媒体行动,将奔赴全省各地,通过专访和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媒体视角下江苏“新农人”们逐梦乡村田野,身体力行争当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跑人”的实践群像和生动画面。
本期,我们把镜头对准徐州沛县杨屯镇刘屯村党支部书记、洪福湾渔场创始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却选择回乡创业的新农人——王传亚。
△徐州沛县杨屯镇刘屯村党支部书记、洪福湾渔场创始人王传亚
青春作伴好还乡①|复旦毕业后逐梦乡野,看他如何“土里刨金”
“三夏”时节,徐州沛县杨屯镇麦浪翻滚。看着一望无际的麦田,王传亚露出满意的微笑。谁曾想,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小伙,曾是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系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他放弃了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回乡创业,成为了一名职业“新农人”。十余年间,他流转土地、成立家庭农场,年收入过千万,还被推举为刘屯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共同富裕。回头看当初的选择,王传亚只用两个字总结,那就是“无悔”。
2013年,王传亚敏锐地感觉到,从中央决策到地方执行层面都有利于农村发展,他毅然辞去了上海某会计公司的“白领”工作,决定回乡创业。2013年4月,回到家乡的王传亚凑齐了30万元,流转来402亩土地,在邵阳湖畔注册成立“滨湖家庭农场”。开着激光平地机平整土地、背着机器打药、人工撒化肥……最忙碌的时候,王传亚一个月就瘦了30斤。经过辛勤耕耘,水稻喜获丰收,他也掘到了第一桶金:18万公斤的水稻给他带来了40多万元的收入。
土里真的能“刨金”,王传亚信心更足了。2014年,在镇里的引导下,王传亚流转302亩水面,从事水产养殖,创建了洪福湾渔场。
在鱼塘里用上推水机,是四邻八乡闻所未闻的稀奇事儿,也是王传亚规模养鱼的创新之举。水往北流,投料机把料投在南头,鱼逆流而上,往南边游边吃,如同把水里游的鱼送上“跑步机”,不停地做“有氧运动”,“这样养出来的鱼,肉质紧实、鲜嫩!”
△王传亚的智能化养殖渔场
不光如此,王传亚还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化养殖的方方面面。塘口的自动投食、自动增氧、水质监测、液位控制、产品追溯等环节的智能化,让洪福湾渔场的产量比同等规模的普通渔场多了2-3倍。目前,洪福湾渔场水产养殖区共有11个鱼塘,鱼亩产2000公斤以上,年产值最高时能达1000万元。
富起来的王传亚,一心想着回馈这片滋养他的热土。2021年,王传亚被推选为沛县杨屯镇刘屯村支部书记。半年里,村里原有500亩农场的管理问题被全部理顺,挂车厂、食用菌厂、纺织厂等刘屯本土企业产业兴旺。
乡亲们口袋富了,生活质量也得跟上。2021年底,通过环境整治,王传亚把村民占用的绿化带进行了收回,以种植养绿化,既美化了环境,还增加了集体收入。如今,在王传亚的示范带动下,刘屯村周边已发展各类家庭农场100多个,粮食、水产养殖效益不断提高,乡村生活越过越红火。
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人,王传亚凭借学识与韧劲儿,在广袤的田野上开创了属于他的事业新篇章,先后获评“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江苏最美基层毕业生”荣誉称号。他用实际行动向所有青年人证明:这片看似平凡的田野,其实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机遇,发展现代农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