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聆听“何以中国”的时代交响,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中外嘉宾汇聚运河原点

交汇点讯 8个省市,27座城市,58处遗产点……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站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6月22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运河原点城市江苏扬州正式启动,现场嘉宾、观众一同聆听“何以中国”的时代交响。

击新时代之水,让古运河重生。此次活动创新展现方式,以扬州弹词为串联,围绕“通江达海”“工开万物”“水润华章”“护我安澜”等主题,邀请众多中外嘉宾利用情景讲述、音画视频、文艺表达等多种形式,展现大运河绵延的文化根脉、鲜活的生态绿脉、涌动的经济命脉。

舳舻千里,运载千年。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水道,大运河贯穿古今、跨越江河、连通南北,以世所罕见的时空尺度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运河不仅在地理上连通了从华北到江南的广阔区域,更连通了人心和情感,传递了‘维护统一,济世为民’的为政理念,至今仍然生生不息。”活动现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用“连通”和“创造”两个关键词概括大运河文化的本质和当代价值。他表示,大运河规模宏大,人们在不同时代应对不同环境对其进行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精神,至今依然激动人心。

千年大运河既是惠泽百姓的水脉,更是传承历史的文脉。“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古往今来,运河上流动的诗篇“船载斗量”。南来北往的诗人在这里留下无数经典诗篇,用优美的文字,描绘着运河两岸的风光,诉说着运河的传奇故事。

“李白的‘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肯定了大运河承载的历史意义,‘柳色纵饶妆故国,水声何忍到扬州’是晚唐诗人罗隐对大运河的感叹。”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与2024中国诗词大会选手们,带领现场观众从一首首流传千载的诗词名篇中领略大运河对中华文明的滋养与灌溉。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大运河沿线留下了许多书法遗迹,碑刻、摩崖、墓志、匾额、楹联、游记等,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人民的生活,展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3年前,孙晓云曾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仪式上捐赠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运河颂》,在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她又再次写下了“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八个字,感悟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

站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如何才能让大运河文化造福当代、启迪未来?

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建成开放以来,3年累计接待线下观众近840万人次,成为热门打卡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将秘诀总结为“参观体验”四字。在她看来,当前中国博物馆业发展进入百花齐放阶段,也同时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展陈理念和方式。“通过新的阐释方法,不断加强与观众的联系,从而为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带来与之需求相匹配的参观体验。”

十年来,加强大运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布专项规划,制定保护法规,强化大运河保护管控力度,指导建立大运河博物馆合作机制,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大运河保护的“中国经验”广受国际赞誉,古老运河焕发出澎湃生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让千年水脉流向未来、走向世界,离不开心怀“国之大者”,少不了追本溯源、守正创新和兼收并蓄。展望未来,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长路漫漫亦灿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