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宿迁沭阳:三业联动变“劳务输出大县”为“返乡经济大县”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宿迁市沭阳县将返乡创业就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归雁工程”,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联动”,成功吸引28.2万人返乡,开创了县域高质量创业就业新局面。



做强产业支撑

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创业质量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稳增长才能稳就业。近年来,沭阳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工业主导产业以及花木电商、快递物流、图书交易等特色产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就业的支撑力。

做强花木电商产业,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我们村虽然有300多年花木种植史,但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了,直到近些年才靠花木电商产业彻底改变了生活,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沭阳县新河镇双荡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敏说。“90后”的她也是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2017年通过“返乡兴村新村干”选拔成为双荡村党总支副书记。

从“一产为主”到“三产融合”,让村里有了兜底的支柱性产业。借助互联网经济的“东风”,沭阳积极抢抓数字乡村建设机遇,探索“互联网+三农”模式,推动花木产业转型。通过镇村引导扶持,一批乡土大师建设了“产、学、研、销”一体化的直播基地,带动农民就业增收。2021年以来,沭阳的一些花木电商主播由过去的单独直播销售创新为矩阵直播拍卖销售花木,极大地带动了“沭派”花木盆景销售,让“花木之乡”称号愈加响亮。年收入“一万两万不算数,十万八万才起步,过了百万才算富”成为沭阳花木产区农户致富的生动写照。

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多资源和机会。目前,沭阳县花木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直播销售额占全国1/3。集聚各类活跃网店5万余家,占淘宝、京东花木类店铺的60%,带动32万本地人创业就业,并吸引2.4万县外人员到此“搭便车”“蹭流量”,成功创建了以花木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大力发展快递物流、图书交易,打造区域服务业发展高地。服务业是当前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沭阳县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5%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7%。

一方面,沭阳依托交通节点城市优势,大力发展快递物流、图书交易等传统服务业,构建“县有园区、镇有集中区、村有网点”的三级物流体系,建成全省首个快递物流小镇、首家“乡镇快递园区”、首条“村级快递一条街”,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产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区域性快递物流枢纽,每年可承载快递物流2亿单以上。建成苏北最大的国际图书城,全县从事出版物经营的企业有6000余户,约占全省1/3,经销全国80%出版社的图书,成为全国第三大图书集散地。

另一方面,沭阳聚力打造以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信息科技服务、健康医疗特色产业为战略支撑的现代服务业,陆续培育出A股上市企业1家、“四上企业”35家,包括传智播客、凤凰学易、百宝科技、中艺堂、春草阁等行业领先、辐射力强的优质企业。仅在沭阳县南部城区的苏奥电商产业园,就有500余家电商企业和卖家入驻,带动就业4000余人,成功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建设“工业强县”,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居民增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即使在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下,量大面广的制造业企业在创新创业、稳岗就业方面依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围绕绿色家居、纺织服装、机电装备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17条重点产业链建设目标,当前,沭阳已培育规上工业企业98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5个,工业经济为城乡居民就业提供了30万个就业岗位。2023年,沭阳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08元,增幅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91元、增幅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46元、增幅7.0%。

放大要素带动

打造创业就业友好型城市

筑好巢还要引雁归。近年来,沭阳先后出台《沭阳县鼓励返乡创业就业若干措施》《沭阳县人社惠企政策18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打造创业就业友好型城市,让外出的人想回来,让回来的人有事做。

拓宽创业就业信息渠道,大力实施“归雁工程”。“酒香也怕巷子深”,沭阳指导各乡镇完善外出人员“一库两平台”档案归集,在苏州、南京等城市,通过乡贤驿站、驻地商会、头部人力资源机构等设立沭商回归和返乡创业联络站,线上线下发布家乡就业岗位、创业扶持政策,常态化推行云招聘、云推荐,通过外出慰问、回乡恳谈、新媒体信息、典型引导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有能之士回乡创业就业。

常态化举办花木节和花木交易博览会等节庆活动以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盆景大赛等赛事,为创业者搭建成果展示、资源对接、学习交流平台。开设“创业之路”“创业明星”等专栏,每年选树先进企业和个人,推荐优秀人士进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队伍,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激发群众创业热情。据统计,在沭阳花木主产区,乡镇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率达60%。

共建共享创业孵化载体,实现创业者“拎包入住”。为了降低返乡创业成本,沭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围绕“一镇一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持续推进返乡创业园、省市级创业基地等各类孵化载体建设,提供场地支持和配套的水电网等基础设施以及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服务、创业交流、跟踪扶持等各类服务。

目前,全县共建成国家级孵化基地1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2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4家、县级返乡创业园30个,孵化基地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孵化各类创业主体3000家。沭阳颜集获评全省就业富民乡村振兴基地,宿迁市唯一。



精准对接资金需求,实施富民创业贷圆梦行动。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资金往往是挡在面前的第一道门槛。为深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沭阳先后出台《沭阳县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沭阳县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通过扩大担保基金规模、放大贷款倍数、调整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流程等,不断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创新信用贷款模式,对于信用良好的返乡人员申请15万元(含)以内的小额贷款,鼓励和引导银行采取纯信用贷款方式放贷。推进“苏岗贷”,每年发放“苏岗贷”1亿元以上。设立返乡创业贷,与县农行、农商行等银行合作,对返乡创业示范企业、先进个人发放贷款不少于3000万元。近三年来,沭阳累计发放创业就业扶持资金2亿元、电商贷2.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8.4亿元,小额扶贫贷款投放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县市第一,扶持自主创业1.3万人、带动就业3.8万人。2023年,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同比增长9.51%、5.34%,实现返乡就业创业1.34万人,扶持大学生成功创业490人。

免费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素质能力建设。技能培训是一个持续性工程,沭阳扎实推进“技能沭阳”三年行动,围绕创业就业需求和当前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普遍面临的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量身定制”覆盖不同主体和各个阶段的技能培训。通过企业下单、培训机构出单、劳动者点单、政府买单的“四单”模式,依托淘宝大学、农广校、职业教育、人社部门职业技能培训等载体,对创业就业人员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并对参培合格人员给予补贴奖励,让返乡人员免费长本事、创业有底气。



传智专修学院成立于2017年,是一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4.0人才培养为主的应用型高等教育院校。“我院开创了‘项目驱动式教学、工作式学习、新型师徒制’等特色课程体系,更贴近企业用工实际和技能实战,同时设置了‘先上学就业后交学费、双证人才技能质保’等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目前学校首届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达每月8000多元。”传智专修学院校长韩小姣说。近年来,沭阳培养了8200名产业带头人、3.3万名农业经纪人、2.9万名乡土人才。全县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超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超30%。沭阳还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技能银行”,为解决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受限、培训碎片化等问题,设立个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存储个人信息、学习经历、技能证书、竞赛获奖等信息,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衔接互通,极大调动技术工人不断学习新知、提升技能的主动性,也为培养符合新发展阶段的技能人才队伍增添助力。为健全技能认证评价体系,沭阳探索制定技能学分认证、转换标准,对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的学分、证书、工作经验等进行认定,进一步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成果积累和转换制度,扩大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互通互换机制,推动拥有职业技能等级的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2023年9月,沭阳发布了全国首个由县级单位承办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盆景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发放‘盆景技师’‘沭阳花匠’和‘沭阳大工匠’等荣誉证书,让5.3万名农民持证上岗。”沭阳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铭敏说。

提升服务保障

解决返乡创业就业后顾之忧

解决归雁引回来,还要留得住。沭阳始终把优化政务环境、就业环境、生活环境等服务保障放在重要位置,免除“归雁”各项后顾之忧。

让沭阳成为返乡创业的“磁场”、就业的“沃土”。沭阳将返乡创业融入全县发展大局,调整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就业创业重大决策问题,及时制定政策措施。

打造15分钟创业就业服务圈。沭阳在县级层面建立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在各乡镇(街道)成立“家门口”创业就业服务站,在各村(居)设立创业就业联络站,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创业就业服务网络,让返乡人员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效便捷优质的创业就业服务。在服务上,沭阳成立了由政策专家、会计师、律师、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创业成功人士等组成的返乡创业联盟和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组织开展“雏鹰计划”“创业训练营”,为创业青年开展“一对一”“师带徒”的全周期创业辅导。2023年,沭阳共开展返乡创业企业服务7000余人次。

降低个体经营准入门槛。鼓励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低收入家庭、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办小规模经济实体,放宽新注册个体工商户营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推动小店创新创业集聚发展,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2023年,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3.44万户,新增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369.35亿元。

建设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沭阳在城区及马厂镇、贤官镇、高墟镇等8个乡镇(街道)建成“零工驿站”,不断拓展零工市场覆盖范围。搭建综合性的“零工市场”就业服务平台,促进用工主体与返乡人员精准对接。



让新就业群体有工作、更有地位。不同于标准就业和传统灵活就业,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环境复杂、工作强度较大、社会认同感较低、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如何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也是沭阳关注的重点。保障群体“安全感”。新就业群体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去雇主化带来的维权难问题,沭阳县充分发挥人社局、司法局、工会等新就业群体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职能,在落实好基本的社保政策规定基础上,向新就业群体开辟维权绿色通道,提供法律援助、心理辅导等服务,保障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并为快递和外卖送餐行业从业人员购买了补充交通保险。增强职业“荣誉感”。选树先进典型,对群体中表现优秀、作用发挥明显的,优先推荐参与各类评先评优。2023年,沭阳有2名新就业群体获评各级劳动模范、青年五四奖章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4名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当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同时,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在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展示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希望下一个是你”活动,用先进典型彰显榜样的力量,增强新就业群体职业荣誉感。提升工作“幸福感”。为了给新就业群体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沭阳积极建设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中心,并按照城区骑行10分钟、乡镇30分钟标准,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快捷酒店、小区值班室等场所,建成4类231个“车手微家”服务站点,提供“医食驻行”等贴心服务,让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饿了能热饭、冷了能取暖、热了能乘凉、休息有书读。



让返乡人员对城乡生活不再有明显落差。在不断优化创业就业环境之外,沭阳还大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衡化,拉近城乡生活差距。在便利就医方面,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县域两家三级医院为龙头,成立医共(联)体,将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畅通异地就医转诊通道,扩大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院范围。

在促进教育均衡方面,“十三五”以来,每年投入20亿元左右推进“学校联建工程”,扎实推进名校、名师、名学科“三名”工程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举全县之力打造“苏北教育强县”,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在完善人居环境方面,大力推进城乡公共空间治理,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农房改善工作获得省政府大督查通报表彰。

来源丨沭阳县融媒体中心 朱成林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