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事关农业生物多样性与零碳智慧乡村,长三角这场研讨会给出哪些“更优解”?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5月1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由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指导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与零碳智慧乡村建设研讨会在南京溧水举行。长三角三省一市农业院所及z校企业相关专家齐聚,共同探讨如何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推动我国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融合:农业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探索

5月的句容戴庄村,绿意盎然。远山青黝黝地延绵于天宇间,山岗林中,野生动物自由栖息;缓坡地带,蓝莓、杨梅、薄壳山核桃等经济林缘坡分布,牧草与绿肥随风摇曳;山脚山冲处,水田有机农业生态系统有序排布,丘陵山区小流域生态景观跃然眼前。

不打农药不施肥,一场农业与生物多样性的融合试验已在这座江南小村铺展开来。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一切农作物和家禽家畜变种的起源,为农业提供并维持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农业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也能加强农业。“农业要重新回到遵循生物多样性自然规律上来,真正走高水平的绿色发展道路。”研讨会现场,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作《戴庄村的生物多样性农业》主题报告,他表示,要在面广量大的农村农业地域范围,加大保护、培育、利用生物多样性力度,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功能性、稳定性和抵御灾害的韧性。

多年来,赵亚夫将戴庄作为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的“试验田”,推广以虫治虫、以菌治病(菌)等绿色技术,培育生物多样性,构建环境友好农业生态系统。如今,在戴庄稻田里能找到145种小动物,相当于云南西双版纳和日本丘陵山区的国际先进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从10多年前的10克/公斤提高到20克/公斤,并实现16年不使用农药化肥。“我们争取再用10年时间,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每公斤30克以上,到时一旦需要,即可改换成超高产水稻品种。”



戴庄之外,赵亚夫也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镇江市内30多个村庄已开始探索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常熟市蒋巷村开发太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循环农业,在1200亩粮油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猪+鹅)—绿肥—绿萍—有机水稻”生态种养模式与技术,连续5年有机栽培亩产达900斤左右。赵亚夫表示,试点成功后,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可在长江中下游湿地圩区、平原水网地区、丘陵山区因地制宜逐步示范推广。

农业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探索,为构建绿色农业新技术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农业绿色发展,要强化资源保护与集约利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邢可霞介绍,2022年,全国化肥施用量为5079万吨,连续7年负增长;全国农药使用量24.8万吨,三大作物农药利用率达41.8%。截至2023年,全国共创建208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新阶段,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邢可霞说。

转型:以零碳、智慧落笔“未来乡村”实景图

从美丽乡村向零碳乡村转型,从数字乡村向智慧乡村升级……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乡村振兴正持续迭代升级。

2023年年底,南京九华村通过专家组认证、审核,获得全国首张“零碳乡村”认证证书。空中俯瞰,位于苏皖交界处的九华村,丘陵河流纵横,4500亩茶田在山水环绕间,大片山水林地为减少村内农业生产生活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有效途径。

“‘零碳’并非不排放碳,而是在村域范围内将所有碳汇吸收消化。施用有机肥料、绿肥,可丰富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有机质含量,有效保有土壤中的碳,在相互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研讨会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陈志钢以土壤的固碳潜力为引,探讨生物多样性与低碳农业的协同发展。他指出,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潜力所在,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需求,“双碳”目标下进行的低碳乡村建设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在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广泛共识的今天,“绿色”已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金钥匙”。而“智慧”,则是乡村“批绿添金”的转型密码。

全国首个零碳智慧乡村同样诞生于长三角。蒋巷村在推进生物多样性循环农业的同时,也在探索“零碳与数字村庄”的可能。2023年11月,随着零碳、数字、幸福综合能源管控平台上线,蒋巷村成为了中国首个零碳智慧乡村。

“数字科技是协同推进应对低碳发展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创新路径,也是乡村吸引资金的关键因素。”陈志钢表示,乡村的良性发展,既要有政府为主导的良好发展环境,也需要市场化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进而完善经济业态、经济模式和盈利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低碳乡村转型实践,今年3月,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成立,该联盟将在政府、企业、高校院所间发挥关键性纽带作用,搭建起“多利益相关方平台”,让更多力量关注乡村、走进乡村。“零碳智慧乡村理应成为长三角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坐标。”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振表示,零碳与智慧相互赋能、协同融通的和美乡村,正在擘画“未来乡村”的实景图。

推广: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反哺乡村”

从生物多样性农业新技术的试点应用到零碳智慧乡村的破题探路,各地正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目标大步迈进。而让一切农业科研成果走进田间地头,则是连接技术和经济的关键环节,是将先进前沿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利器。



研讨会现场,亚夫科技服务“溧水洪蓝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作为全省第61个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该站将在溧水构建起亚夫科技服务体系,农技专家们投身农田实践把脉问诊,实现科技创新“反哺乡村”。

“自亚夫工作站成立以来,已在全省推广应用124个新品种、77项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超1500万亩。”江苏省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处长、亚夫科技服务总站常务副站长顾军介绍,工作站已驻点服务3500多天,帮助提升射阳大米、阜宁黑猪、泗阳水蜜桃等特色品牌农产品,协助发展宿豫草莓、涟水高粱、盱眙稻虾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

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一系列农业科技成果正在长三角地区转化落地。

上海市农科院研发的“稻鳝立体生态种养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面积超5000公顷,最大程度上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高稻米和黄鳝品质;依托“秸秆育秧基质块与秸秆育秧基质盘”技术,江苏南通建立起首条年产能1500万片的生产线,“成块”秧苗在塑料秧盘上育秧生长,不仅替代容易产生污染的传统营养土育秧法,还可适用于插秧机机械播种;浙江农科院研发出“杨梅智能剪枝修型系统”,利用大屏互动、VR、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推广果树修剪经验,目前已在兰溪、仙居等地推广,惠及梅农3000多户;安徽省农科院推出的“秸秆发酵垫料零碳养猪技术”同时解决秸秆污染、养猪污染两大难题,实现养殖全程污染物零排放、臭气零排放、抗生素零添加,该成果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零碳”与“智慧”已潜入田垄,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柏丽娟 李梦迪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