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盐城:逐“绿”而进,绘就“向绿求新”美丽画卷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生态是盐城的优势,绿色是盐城的底色。聚焦价值实现擦亮生态名片,在打造“美丽盐城”上成为典范;抓住产业根本,在经济转型升级上勇于突破;持续推进低(零)碳产业园建设,大力推动“风光氢储”一体融合发展……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盐城呈现“向绿求新”的美丽画卷。



春野浮绿,勃勃生机。当前,盐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为赢得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制胜之道,持之以恒推进,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在新赛道中塑造更多绿色优势、彰显更多盐城特色。

沿海绿城 生态之窗

迎海上春风,条子泥湿地万鸟翔集;林涛阵阵,黄海森林公园春林渐盛;花开盐城,荷兰花海郁金香竞相绽放,大洋湾樱花漫天飞舞……此时的盐城,处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景致。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海洋碳汇、森林碳汇、湿地碳汇优势叠加。生态始终是盐城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所在。



抓住生态这个基础,盐城打好生态治理组合拳,跑出生态经济加速度,塑造生态家园高颜值,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化路径,推动“生态资源”形成“生态产业”、支撑“生态富民”,在打造“美丽盐城”上成为典范,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绿色根基。

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3年,盐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4%,PM_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全省最优、全国前列,国省考和入海河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2023年,全市湿地保护率为49.4%,自然湿地保护率为63.9%。全市治理互花米草面积11.8万亩、全省最多,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43.6%、全省最高。新造成片林1.5万亩,林木覆盖率25.2%,盐城获评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高水平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盐城共识》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边合作成果。

聚焦价值实现擦亮生态名片,全力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2023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8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0%,实现旅游总收入5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加快建设,美丽盐城底色更加鲜明。

畅游湿地之都,盐城到处都是碧水蓝天;成就合作之美,盐城遍地都是金山银山。当前,盐城市正以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广世遗产品。聚力打造文旅发展制高点,同步提升文旅产业带建设,着力构建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消费新场景。



转型升级 绿色赋能

建湖永佳机械有限公司新扩建的生产车间,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新上的消防车配件产品。去年,该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厂房重新建造和新设备购置,公司产能和效率预计提升30%。类似的情形在盐城纺织、化工、建材等“老家底”行业不断上演。

新质生产力,既来自传统生产力的改造升级,也来自科技的创新发展。

在东台,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研发为支撑,把牢市场竞争主动权。“目前,公司三大主要产品DCB陶瓷覆铜载板、AMB活性金属钎焊载板、DPC薄铜覆铜基板都订单饱满,今年预计还会有3至5个新产品研发成功。”该公司总经理张恩荣说。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是绿色生产力的新动能。抓住产业这个根本,盐城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不断做强工业经济,做大海洋经济,做特农业经济,在经济转型升级上勇于突破,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10074.1亿元,实现连续三年跨越千亿级台阶。



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盐城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以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向高攀登”。机械、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是盐城的“老家底”,想要焕发新活力,就要“断”粗放式发展模式、“舍”低端落后产能、“离”以高能耗高物耗和低价格竞争为主的老路,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向技术工艺高峰攀登。

——新兴产业“向新发力”。坚持以“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建设为主抓手,持续推进聚企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实现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迅速提升。同时,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更多创新要素集聚、协作紧密高效、生态体系完善、占据价值链中高端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优势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未来产业“向前而行”。积极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氢能、新型储能、未来网络、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锚定赛道不放松,聚焦创新研发和场景应用,力争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形成新产业领先优势。

迎风向海 沐光而行

走进射阳港低(零)碳试点园区,一座150MW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正在加紧施工。园区负责人介绍,“上有光伏板发电,下有鱼虾游弋”的景象有望在年内呈现,并网发电后可满足园区近一半的用电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因地制宜?答案藏在盐城的“风光”之中。

盐城位于江苏东部沿海,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的城市,风电、太阳能资源富集。盐城待开发的“风光”资源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发展新能源的潜力巨大。

能源体系的绿色转型是绿色生产力的应有之义。抓住能源这个关键,盐城大力推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打造长三角综合能源保障基地,持续推进低(零)碳产业园建设,大力推动“风光氢储”一体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更多可执行、可参照、可复制的地方标准,在发挥比较优势上下更大功夫。

风从海上来,吹来无限生机。全球唯一可满足200米级叶片测试检测平台全面投入使用;CQC新能源创新基地建成全球最大风叶测检平台并正式投入使用;全国首台“碳中和”海上大兆瓦机组成功下线……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突破,为盐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一座座风机的叶片缓缓旋转,一排排光伏面板仰望蓝天,不断生发绿色电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428万KW,已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65%、江苏省的21%,新能源累计发电量接近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三分之一。盐城海上风电整机产能约占全国40%,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

既迎风向海,又沐光而行。从开工建设到全面投产仅用时9个月,总投资100亿元的晶澳1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组件及配套项目已在盐城顺利下线,创造让业内惊叹的“盐城速度”。电池片和组件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集聚天合、阿特斯、协鑫、润阳、通威、晶澳等光伏行业中国前10强企业中的8家,以及百佳、鹿山、小牛等一大批配套产业领军企业,覆盖硅片、电池、组件、辅材、智能设备等装备制造关键领域。

黄海风来,满眼春色。盐城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浓浓春意已喷薄而出。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