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村超”的火爆,《繁花》带动的方言热潮,“科目三”的出圈出海……近年来,“土味”文化如旋风般袭来,有的甚至成为现象级的传播样本。这不禁让人思考:“土味”究竟是什么味道?
“我在短视频上看到过你跳‘科目三’。”在最近的一次发布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认出了台下的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科目三”这个名字或许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它是“社会摇”舞蹈的一种,而“社会摇”又源自迪斯科。在过去的近十年里,这类舞蹈一直被贴上“土味”的标签,但去年底在国内爆火的“科目三”却一路高歌猛进,火到了国外社交平台,不同肤色的人都在魔性的BGM中摇动身体,“小手一甩,双脚一崴”。就连世界国标舞冠军克里斯蒂娜、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等专业选手也纷纷加入“斗舞”大军。
此时再回头看,“科目三”为何诞生?又为何叫“科目三”?已经很难有标准答案了。有人说它起源于广西,当地人在一场婚礼中创造了这些动作;也有人说因为每个广西人一生中都要经历三场“考试”:唱山歌、嗦米粉、跳舞,所以得名。但重要的是,它源于民间,扎根于乡土,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文化表达。正如广西作协主席田代琳所说:“广西文化基因中蕴含着乐观、豁达的特点,‘科目三’以幽默的形式展现了广西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向全世界传递了简单质朴的欢乐。”
从曾经的“土味代言人”到如今的“全民偶像”,凤凰传奇的口碑逆袭也表明,“土味文化”的逻辑在短视频生态中被重新塑造,“土味”一词不再是品位的分隔,而是“本土”的风味。
就像看惯了精修的美照,人们反而追求真实的“毛边”一样,带有浓郁乡土气息、草根性和民间色彩的本土文化,在数字浪潮中以其独特、多元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作为地方文化的坐标,方言就像一把“钥匙”,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连接着南腔北调的乡音,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风貌。
热播电视剧《繁花》中,“侬晓得伐”“碰哭精”“促狭鬼”“灵得很”等沪语词汇,展现了上海的地域特色。除了上海话,剧中还夹杂着苏州话、宁波话、扬州话等各地方言,甚至上海话也细分出金山、崇明和市区三种不同口音。乡音如“繁花”般绽放,即使是过去对说方言有所排斥的年轻人,也开始欣赏起方言。他们发现,南腔北调的方言宛如一首诗。比如,重庆人将“雨伞”叫作“撑花”,河北人把“毛毛雨”叫做“丢星”;客家话中的“食朝”表示“吃早餐”,而河南人则用“踏黑”来形容“傍晚”。软糯的苏州话更是有趣,除了“吃饭饭”“喝水水”“睡告告”,还用“喧喧红”“墨墨黑”“生生青”“蜡蜡黄”等叠词来形容颜色。
曾几何时,人们羞于说方言,年轻的父母也极力阻止孩子学习祖辈的方言。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和欣赏家乡的独特魅力时,就会惊喜地发现,所谓的“土味”不仅不土,反而是一座宝藏。只要用心去挖掘,就能发现其中无尽的惊喜。黔东南地区“村BA”和“村超”的相继火爆,就是最好的证明。
“今天你回到了哪里,别走太远,请回到我身旁”,苗语版的《一生所爱》在空中飘荡。当美国篮球运动员马布里置身于充满中国风情的贵州台盘村,摇着蒲扇,跳着苗迪,品尝着折耳根的那一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土味”到底是什么味道?它是散发着大地气息的芬芳,是弥漫着人间烟火的浓香,是源自家乡故土的独特韵味,更是文化自信、自强的醇厚滋味。就像方浩明后来接受采访说的,在他眼中,“科目三”也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需要厘清的是,“质朴”并非“粗糙”,“真实”也不等同于“低级”。在欣赏“土味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其中的低俗、粗糙的元素保持警惕,避免过度追求利润和市场需求可能导致“土味”文化的变异和失真,避免“猎奇”造成的“审丑”倾向,使其失去原有的魅力和独特性。
此外,我们所说的“土味”并非是“守旧”代名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土味”文化更需要拥有广阔的视野,通过创新的思维不断进行改进和更新,这样才能在多元的文化世界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光彩。(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