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励企业家——“我们将更加努力,也更有信心”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破除各种隐性壁垒”“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处直面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挑战,发力精准,让不少民营企业倍感振奋。

民营经济一定会释放更强的活力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提振信心。作为扎根江苏近30年的民营企业家,我备受鼓舞,对民营经济和企业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力斌表示,江苏省科教资源充裕、创新动力强劲、营商环境优良,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深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明确市场准入条件,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今后我省民营经济一定会释放更强的活力。

“民间资本在众多领域中都大有可为。我们非常期待相关政策落地,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有所作为。”江苏迈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友志对此期待不已、信心满满。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公司一直是国内众多航空航天研究院所的战略合作伙伴。在民间投资方面,去年他们成功控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属的一家国营混改企业,并通过高效的团队整合、研发升级实现企业焕新。他认为,我国在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有效投资空间,期待可以让更多民间投资参与其中,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实现产研结合,助力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江阴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民营企业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国人大代表,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党委书记、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耀就是其中一位“模范生”。他扎根基层一线40年,从长江村村企的一名技术员成长为村主任、村党委书记,带领长江村走出一条产业强村之路。他期待,国家可以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投向结构等,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党和国家如此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也更有信心。”李洪耀说。

让民营经济有更广阔舞台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营企业显担当。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斌介绍,自2017年成立慈善基金会以来,他们持续聚焦助医、助学、助孤、扶困、赈灾五大领域,其中与省慈善总会合作的助孤项目已运行16年。截至去年年底,项目累计资助金额超过3300万元,资助超过1.7万人次。

在践行慈善事业的过程中,他欣喜地看到民营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热情高涨。通过走访调研,张建斌发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福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因此,他建议企业如有意愿参与民生保障,发力点可以从原来的“单一救助”向“奖助结合”发展。例如,在高校设立人才基金,助力高校引进顶尖技术,进一步推动科研攻关。

在新兴产业领域,也有不少民营企业跃跃欲试。孙力斌的企业深耕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发展,还牵头成立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并担任会长单位,携手400多家会员企业共建江苏数字产业集群。他建议,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力量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健全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积极搭建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服务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邵丹薇的家乡常州,正奋力建设“新能源之都”。眼下,邵丹薇正重点关注虚拟电厂这一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虚拟电厂能有效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但推广应用还存在诸多障碍。她建议,推进省级层面虚拟电厂专项政策出台,为民营企业开展虚拟电厂业务提供政策依据,逐步完善认定、准入、交易、结算等规则。

成就更多民营“百年老店”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这尤其受广大民营企业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表示,在前期调研中他发现,油、电、天然气等能源在制造业成本中占主要地位,可以合理调整符合所属地区工业发展需要的能源价格,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我们是一家伴随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成长起来的建筑设计民营企业,是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集团纳税近1.4亿元,已连续五年纳税额超1.3亿元。”全国人大代表,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谨调研发现,近年来,不少建筑工程类相关企业面临发展压力,这些企业往往是人力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其健康发展对稳就业、稳预期、繁荣社会有重要作用。张谨建议,谨慎控制开发建设增量,加大引导提升建筑工程存量与质量,鼓励并引导建筑工程类民营企业转型,在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等领域“深耕细作”。在规划、财政、税收、人才特别是金融领域,打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成就更多民营“百年老店”。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