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改革同行,谱时代华章。
以宿迁为原点,宿迁日报社“致敬伟大觉醒”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全媒体新闻行动先后走进滁州市、温州市、濮阳市、成都市、湖州市、苏州市、深圳市,通过“双城探访”的形式,从村到市、从点到面,内外联动、“双城”对比,实地感受宿迁和各改革创新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正如此次新闻行动的主题所表达的,这个十分有意义的新闻行动是对改革开放这一“伟大觉醒”“伟大革命”的“致敬”。
回望,才能看清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
回望,才能体会伟大变革的磅礴伟力。
回望,才能延续伟大民族的变革基因。
45年弹指一挥间,45载栉风沐雨。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45年来,宿迁从农村改革起步,不断拓展到城市改革、企业改革、市场改革、政府改革和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生态文明改革等各个方面,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发展成绩,走出了一条富有宿迁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从赤贫困苦到粮食满仓——
不再等靠要 “敢为天下先”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45年前,“伟大的觉醒”催生了改革开放的壮阔大潮。
在泗洪县上塘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张1981年的报纸,“春到上塘”4个字显著夺目,虽已穿越时光40余年,泛黄的纸张依旧掩盖不住上塘人改革萌动的心芽,每一个汉字都在诉说着那个江苏土地改革的“觉醒年代”。
觉醒是一个转变的历程,既有黑夜寂静的笼罩,也有黎明来临的朦胧。
“黄黏土,水不淌,十家九户都缺粮;破草屋,漏风墙,扯把稻草就当床。”一首民间歌谣唱不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泗洪县上塘地区赤贫困苦的生活。
“再这样下去真就没有活路了!” 82岁的苏道永是泗洪县原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会计,1978年他在公社最穷的生产队——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蹲点。
当年遇到大旱,小麦亩产仅20公斤。苏道永召集生产队25户村民开会,历经煤油灯下数夜长谈,第五生产队决定不再等靠要、不再怨天尤人,顶着风险实行土地“包产到户”。1979年第五生产队迎来大丰收,留足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粮食后出售余粮1.25万公斤,还清1000多元集体贷款。
1980年,上塘公社已开始大规模搞“包产到户”,这“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打响了江苏改革的第一声春雷,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征程。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春到上塘》,赞扬了垫湖村农民的做法,垫湖由此闻名全国,被誉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
历经4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垫湖村已成为宜工、宜商、宜农的小康村现实样板,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改革开放40年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村等荣誉。
“春到上塘”的传奇拉开的不仅是江苏乃至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更是开启了宿迁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发展之路——
1986年,原宿迁县耿车镇走出一条“四轮齐转、双轨并进”的区域发展新路子,创造了闻名遐迩的“耿车模式”,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并称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样板。
1994年,“沂涛新歌”唱响沭阳大地,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
……
实践证明,改革就能打破桎梏,突破就能挣脱束缚。自“春到上塘”起,宿迁与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进程紧密相连,与大刀阔斧的经济发展时代血脉相融,更与今日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呼吸相通,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宿迁精神的主流价值。
从“一穷二白”到“全国百强”——
主动争抢拼 改革开新路
局部的富裕,并不能代表全域,1996年,地级宿迁市正式成立,宿迁下辖的四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可谓是“一穷二白”,“车子跳、宿迁到”,便是宿迁建市之初经济社会的真实写照。
怎么办?依靠改革闯新路,凭借创新攻难关!
建市以来,宿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从“四大产权制度”改革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到推行科技“创新券”制度,从商事制度改革到推进“放管服”改革……宿迁通过一次次改革突破集聚起破浪前行的优势,通过一次次创新探索赢得了跨越赶超的先机。
作为发达省份的落后地区,2014年年底,宿迁被列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这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宿迁坚持加强统筹推进,创新体制机制,用“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宿迁获批开展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流转使用试点,试点模式被复制到省内12个重点帮扶县区,为国家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积累了经验;
整合精准扶贫帮扶资金、村集体各种帮扶资金发展“飞地经济”,实现扶贫资产持续保值增值;
在全省率先推行“述扶”工作制度,将干部扶贫工作实绩作为提拔使用重要依据,列入任前公示范围;
探索创新了“股权扶贫”新模式,充分融合三大资源,鼓励村居利用集体资产入股农业项目、农业主体,共同参与生产经营,探索“扶贫资金+社会资本+保底分红”的股权扶贫模式;
……
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举措,助力宿迁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交出了一份“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优异答卷。
在物质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的同时,宿迁精神文明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5年,宿迁下定决心: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加快把城市建设成为社会风尚更好、市民素质更高、城市管理更优、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自豪的文明之城。
从此,宿迁追梦文明的足音一路铿锵。
2017年,宿迁以年度测评第一、三年总评第一的优异成绩夺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2018年起,宿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从集中攻坚阶段转入常态长效建设阶段,建设要求日益提高,建设方式不断创新。从十大提升行动到文明宿迁示范工程,从《宿迁文明20条》到《人情新风“宿9条”》,从市区为主到全域共建……宿迁始终保持战斗状态,聚焦关键重点,精准发力突破,2020年,宿迁以全国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22年起,宿迁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和文明诚信高地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强化培育、养成和实践等系统思维,深入推进“好人之城”“志愿之城”“慈善之城”建设,计划到“十四五”末,建设成为好人聚集的善行高地、亲善和美的温暖城市、最具显示度的文明典范城市。
强烈的创新驱动势头涌动不息,创新是宿迁这个年轻城市最鲜明的气质、最强劲的动力、最澎湃的激情。在一个又一个爬坡过坎的历程中,宿迁人不断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交出了傲人的发展成绩单。
在改革创新引领下,宿迁一跃成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并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市行列。
从全面小康迈向现代化——
旗帜大稳高 创新“加速度”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要求江苏在“四化”同步上要带好头、领好向。2020年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视察就来江苏,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始终把建市晚、基础差、底子薄的宿迁作为特殊区域对待,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在着眼现代化建设、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再次把推动宿迁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对宿迁提出“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支持示范区建设先后写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报告。
2021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8个方面20条特殊政策,为宿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标志着宿迁改革创新工作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两年来,宿迁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实践,让一切推动改革开放的活力和创造力竞相迸发。
2022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3%,连续4年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推动“市科创10条”政策落地,已下达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等奖励资金4910万元,惠及140余家企业;
宿迁高新区高性能纤维制品及复合材料创新型产业获批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宿迁实现零的突破;
……
示范区建设以来,宿迁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高站位、强担当,革故鼎新、精攻深改,汇聚起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的磅礴力量。
在所有声响中,生命盎然拔节的声音最令人心动;在所有愿景中,改革创新落地生根的情景最令人期待——
2022年,是宿迁在全省扬眉吐气的一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98亿元,成功摆脱了全省末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96元,比2021年增长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756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058元,增长6.9%。
实践充分证明,宿迁发展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大好局面,关键在改革创新;宿迁未来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关键还在改革创新。在迈向现代化这场“新的觉醒、新的长征、新的革命”中,宿迁已然呈现出新的姿态,改革创新已成为宿迁大地上最亮丽的色彩。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重任在肩。宿迁将始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努力推出一批新的实用、群众认可的改革事项;全面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支持优势企业发展海外项目,稳定外资外贸,夯实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支撑;做大创新主体,做优创新生态……
在这个伟大的复兴时代,宿迁正跑出改革创新“加速度”!(傅美丽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