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累计完成270余万部古籍的普查登记,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强大根基,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牢固基础和前进的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古籍文献,浓缩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壮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要读懂中国,了解历史,古籍是一条绕不开的路。今天,我们的生活处处体现着古老文明的薪火相传,古籍也理应携带其价值继续造福当代,走出“深闺”,不再“孤身走暗巷”。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南京城邑的雏形始于吴越,两千多年,时光无言;因古籍的存在,后人才得以知晓这座城池的文学之昌盛、山川之俊秀、气象之恢弘。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整理和传承与南京相关的古籍具有重要意义。
华章传世,翰墨流芳。保护浸透着“南京元素”的古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既服务当下、也着眼未来。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就要让古老的典籍册页走进公众的视野,让古老的中国故事从泛黄的旧纸页中“走”出来,让蕴含其中的先贤智慧在现实生活中被激活,起到滋养民族心灵、增强民族自信的作用。
2022年,随着“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必将进一步唤醒人们对古籍的关注。古籍保护,任重道远;古籍“出圈”,善莫大焉。 (南京日报评论员 孙君文 视频拍摄制作 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