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快影评 | 《河边的错误》:“小聪明”撬动文学名作

图片


最近,电影《河边的错误》很火。

相当一部分读者是冲着余华去的。

网上大量的声音都在说,电影全然拍出余华原著的“神髓”。

先锋,晦涩,悲悯。

就像宣传语所写的,“千人千面”。

当真如此吗?未必。

这小看了余华,也小看了这部电影主创的“野心”。

这种相似的观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电影主创们的“小聪明”。

小聪明,撬动大名作,可圈可点。


图片


模糊的面目

&

丰盈的血肉

在余华的原著小说里,所有人的面目都是模糊的。

没有动机,没有使命,一切都是命运的推动,充满了不确定与偶然。

偶然地,年轻女孩来到河边,遗落了发卡;

偶然地,青年工人来到河边,发现了“疑犯”;

偶然地,钓鱼老哥开始发梦,梦见了凶杀、梦见了人头。

马哲也是,审着审着疑犯,突然就看向窗外。余华原文是这样:

“他看到窗外有棵榆树,榆树上有灿烂的阳光在跳跃。”

不确定,是文学的高级笔法。

深层次的共鸣是恐惧,所有人物,在面对审讯,要不是避而不谈,要不是胡言乱语,要不是顾左右而言他。


图片


文学不能改编处,对电影技巧来说,难度太大。这就是为什么先后四位导演尝试拍摄这部作品,皆未成行。

这部电影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没有走文学的路子,而是给每一个面目模糊的过客,都丰盈了血肉。

那个遗失物品的女孩,被补充了与有妇之夫婚外恋的背景,为保守的家庭环境不容,而她的对象,就是那个年轻工人王宏。

与原著中的王宏相径庭,电影里的青年工人过于文艺,诗人的气质,为诠释这一形象,剧组专程请来民谣音乐人莫西子诗。

颠覆最大的,是钓鱼人许亮,剧本里给他加上异装癖的设定,他的见闻、遮掩,包括过去的犯罪经历都以此展开。

特别地,他的死有点抗争的意思,是尊严的宣誓,深层次的共鸣其实是愤怒,非恐惧。

电影,分明是借了小说的框架,在聊另一个故事。


图片


迟来的超现实

&

隐藏的结局

其实,如果预先看过余华的原作,观影之前,心中会有一个基本的预判。

超现实先行。

原本的故事超现实色彩很浓,很多地方都有奇幻的感觉。比如:

“一只死者的黑色皮鞋被扔在坑边,皮鞋上也有血迹,皮鞋倒躺在那里,皮鞋与马哲脚上穿的皮鞋一模一样。”

但不管故事多离奇,在故事结尾,主角依旧是清醒的,上司和妻子让他装疯,他拒不从命。

但是电影的设置却全然相反。


图片


大银幕上,故事一直在写实地流淌,直至快到结尾,第一个不合常理的点发生了(不包括马哲的梦境):

马哲丢掉的拼图,被妻子拼回去了。

接着,更离奇的情节发生了,他对着疯子连开数枪,结果弹匣里的子弹却一颗不少。

像是攒了一个多小时的劲儿,在此时全部释放出来。

对于这一段的解读,见仁见智,我个人的理解是,作者在这里又耍了个“小聪明”。

当怪诞堂而皇之出现在现实世界,那么这个现实世界是否现实,也就存疑了。

这种处理很像曾经很有名的《hello,树先生》,影片最后全然进入树先生的视角,悲情就变成了荒诞。

所以,也许最后朱一龙饰演的马哲,可能真的让妻子流产了。在主观的精神世界,他已经把作为嫌犯的疯子,和他未出生的孩子等同起来。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前面他还会耐心侦破,刨根问底,但在后段,他见到疯子也不搭话,举枪便打。


图片


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光明的结局:凶手被打死,他获得了三等功,孩子顺利出生,在澡盆安然洗澡。

摆弄积木的样子,神似河边的疯子。

但事实可能是,孩子早已经没了,夫妻反目,覆水难收。这是隐藏的结局。

胶片的质感

&

中式的梦核

坐在电影院观影,最大的感受是复古,如果不是事先知情,你很有可能有种自己在看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影的感觉。

因为胶片,从材质层面,复原当时的时代影像氛围。

这自然让人联想到网络上流行于小圈子的亚文化,中式怪核,或者说梦核。

简而言之,就是在哔哩哔哩、小红书还有贴吧等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会制作带有复古滤镜质感的照片。

照片内容,多是我们童年看到过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熟悉的互联网古早元素。

比如铺着各种中式花纹布的老式沙发,比如发绿的墙皮和风扇,比如黄色的木门和桌上的烧鸡与生日蛋糕。

低分辨率的画质,像是梦境,藏着物是人非的怅然。


图片


这种感受,在这部《河边的错误》中得到了强化,而且是全方位的。

像是视觉上。建在电影院里的警察局,门头是发霉的小方瓷砖,镏金的电影剧场几个字已然褪色,发暗、发灰。

像是触觉上。审讯室的老旧木桌,黑黑的像是糊了一层油泥,凹凸不平,趴在上面手掌的触感,很多年纪轻的人已经不知道了。

像是听觉上。马哲在饭店吃饭,一旁的收音机底噪很大,断断续续能听出,播放的是侯宝林的经典相声《醉酒》。

感官体验的复合作用,似真似幻,旨在讲述中国电影的“梦核”故事,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年轻主创们的企图心。


图片


余华看完电影后,举了一个海明威的例子。

“当年海明威出版了《老人与海》后,轰动美国,评论家都说老人象征什么、大海象征什么,海明威认为,老人就是老人、大海就是大海。

余华说,这句话影响了他一生的写作。

现代快报 + 评论员 王子扬

图片:官方剧照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