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徐州:因“智”而动,乘“数”而上,“智改数转”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9月4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民营经济的发展,又一次成为焦点。在徐州全力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的当下,民营企业如何插上“智改数转”的翅膀,成为徐州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量?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大环境”如何?优势和意义何在?本期经济周刊,聚焦深化徐州民营企业“智改数转”这一热点话题。

9月8日,徐州市民营企业“智改数转”推进会在风光旖旎的大龙湖畔举行。这场峰会,齐聚300余家民营企业,分享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论道“智改数转”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再次证明——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也大有可为。

“时”与“势”的激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8年,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意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为抢抓数字机遇,2022年,徐州印发《徐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产业“数智化”改造作为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加快实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徐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强有力的信号表明,数字化转型之势不可阻挡,徐州民营企业因“智”而动,乘势而上。

徐钢集团先后淘汰了2条装备落后的生产线,重组了周边2家企业的钢铁产能,建设了1座2120立方米高炉、1座120吨转炉、1座120吨LF精炼炉及配套生产设施生产线;从仿创结合到创仿结合的转变,万邦医药同步进行着多个高壁垒技术平台打造及国际化能力的积累;徐州中矿汇弘矿山设备有限公司研发世界首台“7.5米”超长掘锚机截割滚筒,在内蒙古一带现代化煤矿使用,实现了大断面快速、高效、智能化掘进的目标……

徐州聚焦“343”创新产业集群,打造了一批行业共性应用场景、一批数字化标杆工厂、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目前,9家企业成为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拥有省级以上智能工厂16家,智能车间85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6家,星级上云企业1606家;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5家。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激发转型动能;“链主”领跑,带动产业升级;细分领域,练就单打冠军,这是徐州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写照,也是民营企业“智改数转”的底气和动力。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2023年,徐州继续把“智改数转”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以大带小和示范引领,计划在行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树立100家标杆示范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1000项,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信息基础设施新高地。

“敢”与“能”的魄力

翻看徐州经济的上半年成绩单,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5.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3%和11.5%,民间投资增长8.2%。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工程机械的核心零部件到高端软件、大数据、信创服务,民营经济,已然成为科技创新的新引擎、徐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走进江苏吉麦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冲压车间,6台高大的ABB机械臂在空中挥舞,以前20多名工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整个冲压流程,现在只需要3名工人操作、巡查。从冲压、焊接到涂装、总装,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上,近百台“机器人”将数千种零部件化零为整,每3分钟就有一辆凌宝汽车下线。去年,吉麦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万余辆,同比增长超过70%。

致力于推动半导体关键材料国产化,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等多个光刻胶重点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在实施光刻胶及电子溶剂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后,博康整条生产线生产效率预计能够提高20%以上,安全生产系数大幅提升。

不难看出,徐州民营企业早已下得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转型升级之路上,登高望远,劲头十足!

溯源而上,软件服务与系统解决方案,正是在“智改数转”升级之路上行稳致远的关键一招。

赛摩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圈,从一个装备制造企业转型成为提供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将企业的合作伙伴以及国内外工厂协同起来,实现从前端零部件到后端总装、销售等一体化流程的智能制造;江苏新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徐州本土软件服务商,拥有软件著作权及发明专利130多项,自主研发的“新蝶MES”解决方案获评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其数字科技服务平台入选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建设数字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是排头兵。我们将依托徐州市淮海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院,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平台优势,帮助更多的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徐州市淮海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院发起人、江苏新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刚说。

“发展”与“责任”的奔赴

在数字浪潮下,“老树新树能否发芽结果”,这对于徐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专项服务行动、减税降费、“政产研学金”联动……一项项政策措施密集开展,调动起民营企业投资“智改数转”积极性,跑出徐州经济发展“加速度”。

今年6月以来,以“赋智、赋值、赋能”为主题,市工信局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等中小企业服务月系列活动,助力优质中小企业提档升级,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家民营企业能够修炼成为“小巨人”绝非易事。为持续加大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推进力度,市工信局、市减负办持续优化完善优惠政策,继续延续税费减免政策、延长贷款贴息补贴、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贷款利率下调等一系列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市工信局正在联合银行、券商、投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到上市融资的链路,加速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投融资对接,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可以解决融资困境。

同时,发挥“343”创新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徐州全力以赴打造标志性示范项目和龙头企业。“政产研学金”联动,切实把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成为做优做强制造业的关键力量,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更足动力、提供更强支撑。

民营企业数字化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创新的重要途径。8月9日,市委、市政府举办2023年第三期“政企交融汇”活动,以“企业家换思路,制造业‘换脑袋’”为主题,通过搭建平台,让民营企业充分感受到“智改数转”带来的活力动力,推进科技创新,抢占新风口,跑进快车道。

徐州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向专精特新和“高精尖”方向发展,切实提升企业“含金量”“含新量”,构筑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民营经济,正为徐州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