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千年运河贯古今 江苏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大运河江苏段延绵南北790公里。如何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作为运河原点省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江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筹保护传承利用,让古老的大运河展现新时代青春芳华。



这个夏天,扬州古运河水上游火爆“出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接待游客将近2万人次。下午时分,坐在古色古香的画舫里一边听讲解,一边欣赏运河两岸风光,成为认识扬州、了解运河的最新旅行方式。



山东游客说:“从古运河游览下来,首先感受到的是历史是非常有底蕴的。古运河相当于一个大窗口,让我们大家能更好地感受文化、感受到城市的底蕴。”

全长30公里的扬州古运河,是大运河全线遗产点最密集、文化价值最高的一段。近年来,扬州科学制定《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扬州段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运河文脉妥善保护、传承不息;突出活化转化,相关部门还评选打造扬州“运河十二景”,推出“二分明月忆扬州”瘦西湖沉浸式夜游、仁丰里民俗文化节等文旅文创活动和产品,打造让游客满意的旅游目的地。



扬州全域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丽说:“能够更好地把运河文化和非遗文化以及扬州的传统的地方文化有机融合,在增加游客互动体验的同时,来打造深度的人文之旅。”

大运河孕育了扬州城。为了做足运河城市“文章”,扬州还制定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1+8”方案,用“绣花”“织补”等微更新方式把古城“扮靓”,先后规划实施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明清古城保护暨文旅示范区等项目,修缮各类建筑近17万平方米;实施皮市街、仁丰里、南河下等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让城市更新留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



扬州市民袁荔说:“通过古城保护,让我们居民更加具有精气神。同时,我们也要向游客更好地展示我们的文明与文化。”



而在江苏各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也正高质量推进。苏州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各类空间功能,打造最精美生态长廊、最精致文化长廊、最精心旅游长廊和最精彩创新长廊;常州在运河工业遗产上发掘文化富矿,为当地文旅中轴建设贡献新的亮点;淮安勾画“产业、文旅、生态”三张画卷,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全省各地也依托大运河“黄金水道”和人文生态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响“千年运河”国际文化旅游品牌。



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孟爱民说:“统筹优化大运河沿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发挥好大运河百里画廊在优化城市空间、做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富民能力中的引领性、关键性作用,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



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宣传教育科科长郭哲昊说:“当好运河文化的守护者和弘扬者,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航运文化的精神价值,让大运河文化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让这条黄金水道更加焕发出生机活力。”

围绕打造大运河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近年来江苏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出台全国首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设立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连续多年举办国内唯一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成功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推出首部中国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不仅创下了多项“第一”,更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江苏样板”和“江苏经验”。



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刘怀玉说:“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可以概括为起步早、亮点多、精彩纷呈,组织推动、活动推动、项目建设推动‘三辆马车’互相支撑、互相促进。13个设区市全部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规划,推动了江苏全域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运河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人民。”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鹏 毕然 周雷 供片台/扬州台 淮安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