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在困难面前,各级领导干部不应该消极畏难,无所作为,更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坚定信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各种困难与挑战空前复杂,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焕发昂扬斗志,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在砥砺前行中积蓄磅礴力量,冲破一切难关。
毅力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面对一道道“娄山关”“腊子口”,一次次的突围而出、化险为夷,靠得正是坚忍不拔的毅力。从“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四有书记”谷文昌,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从“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人民樵夫”廖俊波,到“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科研疯子”黄大年……在平凡岗位一以贯之的“毅力”彰显了共产党人“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广大党员干部应向先锋模范看齐,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时之誉、不计一事之成,面对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步履坚定、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
畏难却步,归根到底还是能力不足的体现。当前经济社会活动复杂性全面上升,新问题、新风险、新挑战接踵而至,“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等现象层出不穷,以能力提升破解难局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勤学、苦练、提能,方可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难以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找到应对之策。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须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能力不足”的忧患感,砥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学习品格,通过基层一线“千锤万凿”的烈火熔铸,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从容应对新挑战,肩负起时代重任。
怎么解决困难,还考验着智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对“困难”二字作新解: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广大党员干部应清晰认识到“困难”不单意味着问题和堵点,同时也孕育着生机与突破。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绊脚石”也可以是打开新局的“强支点”,“劣势”也可以是推动发展的“潜力”。尤其是涉及到基层问题的处理,很多解决办法都是群众经过深思熟虑的、切实可行的,要善于汲取群众智慧,将简单好用的“土办法”转化为破解难题的“金点子”。(作者:石丰阁 如东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