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国之大者”,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刚刚过去的两天,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召开的第一次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单如何?在今后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如何继续展开?如何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呢?
7月17日至7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后,第二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的全国性会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钱勇:上一次是2018年5月,主要部署深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次更聚焦的任务是建设美丽中国,以美丽中国建设来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 张新安:这次大会标志着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增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这次讲话中,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实现了四个重大转变: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钱勇:这四个重大转变,不仅仅是对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球性变化的系统总结,又是理念上、思想上、认识上、方法上各个方面的总结。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战略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郝栋:我们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指导着我们在推进实践过程当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是我们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下,十年来,生态保护政策制度密集出台、严查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利用清洁能源,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改变,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我国经济发展和绿色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奇迹。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 万军:在过去十年里,我们对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了G7国家的总和。与此同时,我们生态环境质量在持续改善,城市PM2.5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气下降了93%,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增加了26.3个百分点,用3%的能源消耗支撑了6.2%的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的水平也在持续提升,而且全社会老百姓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也在不断系统推进。编制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首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实在成果。在全球环境治理中从参与者逐渐成为引领者。
自然资源部综合司司长 杜官印:我们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已经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多万亩,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也入选了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王志斌:我国作为主席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成功举办,总书记在两个阶段的会议上都发表了视频演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传播,也彰显了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引领作用。
尽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钱勇: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还没有完全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又要降碳,又要实现双碳目标,这些目标和任务都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个物理空间,压力是叠加型的,任务是复合型的。
如何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钱勇:五个重大关系,首先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基础上,又提出了理论上新的建树、新的创造、新的提升、新的丰富、新的发展,反过来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理论上来讲,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系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战略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郝栋:这五个重大关系,涵盖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处理的一系列基本性问题,比如发展和保护的问题、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现实性和长远性的问题、国内和国际的问题,更是描绘了未来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建设美丽中国一系列的原则性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个过程中,如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首先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在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怎么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去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此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又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他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战略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郝栋:它既有生产生活方面的,有理念发展方面的,也有国际责任方面的,涵盖了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当中生态文明建设到底怎么样和其他建设能够统一起来,这是我们未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污染防治攻坚战,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最直接的回应,也是接下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 刘炳江:现在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极端天气条件给空气质量改善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的空气质量今年上半年PM2.5上升了6.2%,而GDP增长了5.5%,这十年首次出现的一种情况。下一步,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同时,尽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努力消除重污染天气,守护好祖国美丽的蓝天。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 黄小赠:以往水环境保护更多侧重在水污染治理上,按照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下一步,我们更多精力要放在三水统筹、促进人水和谐上。比如在指标设置上,不光有一些理化的指标,还有一些亲民的指标,让老百姓能够更加切身感受到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
过去十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我国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绿色发展逐渐深入人心。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 张新安: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治本之策就是从资源利用角度入手,坚持节约战略,坚持总书记提出来的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把资源用好,从源头加强管控,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完成美丽中国建设这些战略任务,必须有配套的措施来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要强化法治保障、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要加强科技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云飞:我们要抓住新科技革命发展的生态化趋势,围绕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责任,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徐必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就是要牢牢把握督察的政治属性和政治方向,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得到坚决贯彻,压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助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这次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美中国,江山如画,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