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够实现结合?这是缘于“中国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全面学习 深入领悟 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学校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够实现结合?这是缘于“中国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两者结合提供了前提基础
开放性和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个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体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解放思想,不断根据认识的深化和实践发展,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特质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大战斗力的根本原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不是排外的、抱残守缺的封闭文化,广博的开放性和深邃的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在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儒、释、道”三家为主的、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体系,一直秉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发展理念。
开放性和包容性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结合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这种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力量极大激发了中华文化的活力,赓续千年的中华文化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得以再度青春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无比丰厚的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有了可以落地生根、繁荣兴盛的根基。这种结合表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互相冲突这一种选择。坚持开放性和包容性相统一,摒弃“文明冲突论”,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绘就一幅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新画卷,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实践性和创新性为两者结合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实践性和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固有品格,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普遍主张。马克思主义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实践、指导创新的有力武器。恩格斯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不能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离不开实践与创新精神的贯穿与支撑。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孔子的“讷于言,敏于行”“行胜于言”,荀子的“先行后知”,朱熹的“格物致知”,都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实践性。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的“达变求新”的理念贯穿古今,“天工开物”的情怀作出了众多技术发明创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精神,推动了中华文明革故鼎新、历久弥新。
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共性特质为两者结合注入了强大动力。在结合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被赋予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鲜明的中华文化底色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弥补了中华文化科学性、逻辑性不足的问题,为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供了正确方向和方法指引,打通了中华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通道,两者实现了优势互补,共荣互促。
价值追求的相似性与理想社会的同向性打开了两者结合的广阔空间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对共产主义社会最高理想的追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社会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具人民性的理论,主张“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作为逻辑归宿和终极价值目标。
民本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无论是睿智的思想家还是开明的政治家,很早就洞察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客观规律。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的“天下为公”“民惟邦本”“民无信不立”,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都在强调民众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于此,实现天下为公,物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与人亲如一家的大同社会就成为民本思想的自然推演,成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憧憬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华大地传播时,就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以“大同学”的面目出现,使得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唤醒了中国人心中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想象,指出了人类走向这种美好社会的路径、方法和光明前途。在两者的结合中,马克思主义居于领导地位,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的,这是推进两者结合的方向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于基础性地位,这是由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传承和文化基因决定的,这是推进两者结合的立足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两者的结合,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兼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裹掉了马克思主义,而是既保持各自的独立,又在互动融合中孕育了新理论、新思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精准提炼中华文明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并将其巧妙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提出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彰显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思想理念,这些思想理念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表达,点亮了中华文化自信的思想灯塔。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群团教研部副教授)
(《天津日报》2023年6月19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