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 茶旅计|江苏海拔最高的小村“靠山吃山”过上好日子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积累了哪些好经验?解决了哪些新问题?日前,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启动《“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全媒体采访行动。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全省36个基层观察点调查研究、走访问计,全面展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连云港的大山深处藏着一个小村落——大竹园村,这里是江苏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云雾缭绕间,也成为被无数文人墨客寻访向往的秘境。

这座迷人的“桃源”村里,有着传承千年的云雾茶。但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制茶手艺如何演变成致富的“金钥匙”?传统村落又该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街道的大竹园村进行蹲点调研。

聚焦·课题:

养水貂养蜜蜂都不行,村里咋办?

大竹园村是江苏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位于后云台山南麓,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81米。一条18.7公里长、36道弯的盘山公路,从海拔581米的大竹园村蜿蜒而下。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5月初,记者沿着大桅尖路进村时,苏轼诗中所言的境界便呈现在眼前:林雾缭绕、风景秀美,宽敞的水泥路、亮丽的房屋、整洁的街道更是让人难以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鲜有人问津的贫困村。


大竹园村茶文化广场

大竹园村茶文化广场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大竹园村属于典型的林业村,全村共有1000亩茶园,以茶叶为主要产业。全村共计600余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尽管自然资源丰富,村民们却长时间过着穷日子,“身在绿水青山无处找,抱着金山银山吃不饱”一度成为村民生活真实写照。

“紫菜、水貂、蜜蜂等我们都养过,但一没技术,二没经验,都没能干起来。”大竹园村党支部书记张秀忠告诉记者,村里不断尝试,最后发现还是得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云雾茶是大竹园村的‘家底’,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我们应该把握利用生态环境这一最大优势,立足本地,做好‘茶文章’。”

2019年,乘着全区全面实施“党建+产业”的东风,村子一改以往茶农传统分散的小作坊模式,在村党支部牵头下成立了云雾茶专业合作社,并与农业科技公司签约,形成“党建+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形成较为完整的茶产业链条。

如今,大竹园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满山的绿叶子逐渐成为富民兴村的“金叶子”。

行动·效应:

从“一锅出二两”到一村“茶文化”

由于位处高海拔地区,云雾茶的采摘周期比一般的春茶要来得更晚一些。一大早,大竹园村云雾茶专业合作社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记者看到里面摆放着数十台制茶机器,并按照工艺流程进行了区间的划分。


大竹园村云雾茶专业合作社,茶农使用理条机加工茶叶

大竹园村云雾茶专业合作社,茶农使用理条机加工茶叶


夏绍勤是村子里经验丰富的茶艺师。在他的指导下,茶农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过去老百姓手工制茶,水平、质量参差不齐不说,还费时费力。一锅顶多出二两茶,还要花上一个半小时。”夏绍勤告诉记者,“机器制茶操作简便,流程规范,既保证了品质,又提升了效率,现在我们‘一芽一叶’高品云雾茶一斤能卖到四五千元。”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村民们尝到茶的甜头,更加下决心要做好茶的文章。村里先后打造了生态茶园观景平台、茶廉文化基地,建成了茶史馆,举办采茶节;依托海上云台山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将非遗制茶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不仅如此,空置已久的传统村屋也“活”了起来。沿着石板路往下走,在张秀忠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正在紧锣密鼓打造的民宿群。


大竹园村正在打造的民宿群

大竹园村正在打造的民宿群


“这一间计划做成饮茶室,游客可以在这里品茗赏景。那边廊道的中间再放上遮阳伞、休闲椅......”参与施工的一位村民与记者说起民宿的开发规划,语气里尽是期待,“这样一来,有玩还有住,以后村里一定能更加热闹起来”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施工过程中对大拆大建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并延续了地域特色建筑风貌,石材的运用成为当地民宿群区别于其他众多乡村民宿的一大核心特色。

调研·问计: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有三大妙招

如何开辟出一条生态优、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特色融合发展之路呢?调研期间,张秀忠向记者总结了三大妙招:

一是创办经济实体,推进强村富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成立茶叶合作社,吸纳村中茶农为社员,大竹园村打造了“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与公司合作对村民茶叶统一收购、销售,为村民增加收入。

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领群众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依托海上云台山景区等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康养民宿,同时做好进村主干道扩宽及黑化工作,销售农副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壮大集体经济。

三是农旅融合,壮大村集体经济。打好茶叶非遗传承牌,积极融入海上云台山旅游发展,深入挖掘茶叶文化,加快民宿打造进程,同时加强外宣推介,打造生态健康休养基地,对外开发职工疗养、休闲度假等服务,为集体经济增收。

建言·启示:

特色乡村建设要考虑文化价值与可传承性

在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规院三所所长张培刚看来,拥有“国家森林公园”“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第一批古村落保护单位”“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又毗邻国家4A级景区海上云台山,拥有独特山林茶果资源的大竹园村,在探索以“茶旅融合”模式促进资源整合与生态价值实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除了“满山绿叶变金叶”,将资源本底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外,更要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张培刚建议特色乡村建设要进一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彰显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及价值,持续提升村庄建设及长效管护水平;二是完善旅游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三是要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