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暨江苏百校联动系列招聘推进会在东南大学举行,省内56所高校设分会场同步举办招聘会,2500余家用人单位向应届大学生诚意提供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
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较上一年增长82万人。江苏是教育大省,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3万人。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势必会引起就业岗位的需求增加,就业环境发生改变,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发现,即便多地把招聘会搬进高校,也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存在以下现象:部分毕业生在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情况下,带有试一试、碰运气的心态“撒网式”地投递简历;部分毕业生无论笔试还是面试,都缺乏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以及必要的实践创新能力;还有部分毕业生职业选择理想化,倾向于选择工作环境稳定、具有较好社会保障的工作,时常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这些都会导致应聘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如何更精准地开启“春招”黄金期,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值得我们深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双优先”理念。这需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持续释放政策“红利”稳岗促就业。近年来,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坚持就业优先,推动财政、金融、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政策向毕业生倾斜,鼓励毕业生进入基层就业,比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给毕业生提供很多施展才干的舞台。当然,各地“柔性引才”必不可少,更需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以江苏为例,南通市、连云港市在引才力度上再加码,延长有关优惠政策享受期限、扩大政策享受人群;苏州市为解决毕业生“求职难、入住难、融入难”等难题,打造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最长14天免费住宿。此外,支持新业态就业,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发弹性工作岗位,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充足的“源头活水”。
当前,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短缺,提升就业质效迫在眉睫。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大创新和改革力度,使高等教育与广阔市场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着力丰富“岗位蓄水池”。同时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延伸产业链条,让市场主体不断释放更高质量岗位,让毕业生在校园内就能搭上“春招快车”,尽早落实就业单位。
青春,在这个春天激扬澎湃。随着稳经济、促就业政策显效,线下招聘会恢复正常,大江南北唱响毕业生就业“新春序曲”,奔涌的“浪花”成为时代的“大潮”,托起万千家庭“稳稳的幸福”。(白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