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当一些同龄人手持简历,在城市敲开一扇扇求职之门时,却有一群年轻人选择了“逆行”,他们怀着一份眷念、一个梦想,从城市回到乡村,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牢牢地向“下”扎根,锲而不舍地追寻内心的热爱。让我们倾听他们充满“泥土味”的故事,看青春如何在乡村奔跑,让“希望的田野”化作心中的诗与远方。
一群年轻人
奔跑在乡村的田野上
三月春耕忙,江苏省宝应县柳堡镇新安村的麦田里,四五台无人机正在升空,随着均匀的喷洒,几十亩小麦的除草工作很快搞定,效率达到人工操作的20倍。田埂上急匆匆走来的“95后”王雨森和他的无人机小分队,正要按预约赶往下一家种粮大户。
“95”后新农人王雨森
2018年,大学刚毕业的王雨森向家里下了“最后通牒”,决心返乡务农。从小,他就对农田、农事感兴趣。读初中时因为要转学籍,和父母从城里回到老家,印象最深的是一年两次收获季,“整个村子像过年”。丰收的喜悦感、踏实感,在王雨森心里留下对农耕的美好印象。
这个决定可愁坏了父亲王华宝。农村出身的他,靠打工、种地、给别人开农机,努力了大半辈子才让一家人进城生活,儿子还在南京工业大学读土木工程专业,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好不容易从土地上拔出脚来,学成后又要一脚踏回去?老王不理解,整日长吁短叹。母亲以为儿子是因为备考研究生未如愿,心疼地劝:“大不了再考一年嘛,当农民,风里来雨里去,上头太阳晒,下头热水蒸,你吃得了这个苦呀!”
王雨森不听劝,执拗的眼光里透着一种自信:“爸、妈,我就是想种田,还想建一个机械化大农场,以后大家种田就不会那么辛苦了。”拗不过儿子,夫妻俩索性陪着他回到农村,重拾起耕种和开农机的活儿。王雨森一边学习农业知识,在自家地里练习开农机,一边和父亲去江西、安徽跨区域种植作业,积累务农经验。2019年,他和父亲一起承包了300多亩耕地,搞起了高标准农田和智慧农业。
王雨森操纵无人机喷洒农药
开办家庭农场后不久,王雨森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插秧机,在2020年的夏天跟它一起“加过最疯狂的班”。当时他在村里承包插秧活,连续一个多月都是凌晨4点起床,直到深夜才收工。“剩下最后一户人家,十几亩地,硬着头皮插完秧已经凌晨一点多了,累得浑身散架,打开手机发现爸妈打来的好多个未接来电。”很多人不解:年纪轻轻,为什么要这么拼?王雨森实话实说:“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啊!”
一份“乡愁”,一个梦想,同样开启了“90后”吴明枫的回乡之路。
“在我们祁浜村,每天早上都是鸟语花香叫醒你,中午家家户户飘出饭菜的香味,一到晚上满天都是星星。”吴明枫用浪漫主义的表达描述了他的乡村生活。念念不忘“从前慢”,割舍不下村头巷尾浓浓的人情味,2017年,吴明枫辞去城市白领的工作,回到家乡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祁浜村,成为一家旅游服务公司的项目运营负责人。
新农人吴明枫
祁浜村紧邻著名的古镇周庄,同样在2017年,村里开始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准备以开办民宿的方式盘活村里闲置的房屋,吴明枫成为村里的骨干。他根据房屋不同的年代特色,用创意打造了一场乡村民居的“年代秀”:80年代,纸筋墙面、角铁门窗;90年代,老式土灶、半墙腰线;跨入新世纪,庭院深深,雅致装修。有着七八十年历史的雕花大床、老式大红喜被、锈迹斑驳的二八杠自行车……这些镌刻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都被放置进了民宿,它们唤醒了乡愁记忆,祁浜村的民宿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处。村里人都夸:从大城市回来的年轻人,就是有想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时代的强劲足音。
“国家鼓励你们年轻人回乡创业,好机会好政策多的是,你就回来放手干吧。”出生于1991年的朱霞丽,本是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父亲朱正义,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洪泽园三村种了半辈子田。2015年前后,老朱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流转了本村300多亩土地,注册成立了红果园家庭农场。和王雨森的父亲刚开始不支持儿子回乡不同,他相信年轻人到乡村大有作为,竭力怂恿女儿回乡创业。
朱霞丽在自家田间
朱霞丽带着知识和憧憬回到家乡,而脚下这片热土也没有辜负她的期待。回来不久,区里的工作人员就给她带来了扩建农场的批贷和买农机的补贴。第一年种葡萄,最开始卖相和口感不好,当地的农业技术员得知后赶来果园上门指导,手把手地教她,告诉她,葡萄开花的2到3天内,就要上水和肥料,如果错过了时间,当年结出的果实口感会差很多。这些事,让朱霞丽觉得心里既踏实又温暖:“和从前相比,现在乡村的机会真的越来越多。上大学时,要是有人说自己是农村来的,家里种地,还怕同学笑话。现在要是有人说自己是个农场主,大家肯定都会‘哇’地一声,投来羡慕的目光!”
“苦农”变“酷农”
他们和父辈们“不一样”
学习快,脑子活,有想法,是这一代新农人的特点。在父辈们担忧、怀疑的目光中,他们从“赶鸭子上架”起步,快速成长为娴熟料理大事小事的“老把式”,“跌倒了再爬起来”“趁年轻拼一把”,惊人的热情和韧性,把“苦农”变成了“酷农”。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是3年前回老家南京浦口“科技种田”的邵立昌最真实的心灵写照。一开始,他连节气都分不清,更别说种植技术了。2021年,浦口区开始打造高标准农田,邵立昌觉得这个机会好,雄心勃勃拿下千余亩地。父亲老邵直摇头:“一口就想吃成个胖子?”第二年,邵立昌赔了五十万,惨重的亏损给他划了“重点”:多年没有种植的复垦地,薄田碎土肥力不均,难出成果。
邵立昌在田间推介自家水稻
适当缩减种植面积,积累经验,应是最合适的选择,但邵立昌的决定让大家大吃一惊。他继续扩大种地规模,甚至拿下了2021年桥宁街道正在招标的高标准农田,耕种总面积达四千多亩,“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是新农业的发展方向,暂时的失败我必须要承受。”他说。
邵立昌的底气,来自于一个给他支招的“院士天团”。在浦口区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有全国唯一的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张洪程、赵春江、沈其荣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了他的“导师”。2022年6月,院士们头戴草帽,走进了邵立昌参与承包的兰花塘地块,“师徒”们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块“院士大田”,既用了张洪程院士团队的精准定量栽培技术,也用上了赵春江院士团队的农机智能控制系统,还采用了沈其荣院士团队的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等关键技术。当年测产,水稻亩产707公斤,远超设计标准,原来的中低产田转变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分家后,邵立昌就和父亲“各干各的”。丰收那天,老邵特地到儿子金灿灿的稻田里转悠,乐得竖起了大拇指:“这小子,比我行!”
朱霞丽在自家果园
“和上一辈相比,我们更敢尝试、敢创新,敢行动。”这是朱霞丽对自己和其他新农人小伙伴们的评价。回到父亲的农场,真正挑起担子,朱霞丽第一次感受到做“掌门”的压力:新鲜,是水果业的优势也是劣势,种好的西瓜、草莓,被动地等着附近的客商收购,遇到天气不好、客源不景气的年份,几万斤水果都可能烂在地里。“与其靠天吃饭,为什么不吸引更多买家?”很快,朱霞丽建起了农场互联网销售平台,拍视频、做直播,吸引顾客下单购买或者前来体验采摘。
城里人周末来观光采摘,如何让他们获得更好的体验?朱霞丽想拿出农场里的一块地,不再耕种,而是用来给客人们小憩、聊天、喝口茶,这让父亲很心疼:“种还种不过来呢,哪能这样白白浪费土地?”后来,每到葡萄和草莓成熟的季节,农场里迎来南京、淮安等地的采摘游客,高峰时每天能接待200余人,那块“闲置”的土地成为最吸引流量的休闲地,父亲因此对她更加刮目相看。朱霞丽告诉父亲,自己接下来还要继续开拓亲子游、户外拓展、项目体验等活动,让果园越来越美,父亲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还是我家闺女脑子活啊!”
“90后”女孩吴嘉琦在白塔村
4年来,“90后”女孩吴嘉琦已走遍江苏省宜兴市白塔村的田野、果园,角角落落,农人们辛勤的种植、收获的满园果实、体验采摘的第一现场,都被她的镜头一一记录,化作抖音、微博等平台上一条条“白塔味道”的视频,吸引了巨大流量。2019年,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成立新媒体工作室,成为全国较早开通抖音等短视频及电商平台的村庄。吴嘉琦敏锐感受到农村题材创作的无限潜力,回到乡村,跟村里签约做“村播”,用镜头记录乡村生活,用文化点亮乡村的底色。
“每天不管多晚多累,我都要和团队一起讨论视频流量、涨粉、转化情况,分析什么样的内容最能留住观众。”吴嘉琦很快把镜头对准了温暖的乡情和精彩的乡村文化。“这里的风光自然优美,随意点缀几段乡村生活,朴素闲适又别有韵味。还有房前菜园,屋后花园,村民摆上桌椅茶碗,供过往来人歇脚;自家树上结了果子,村民扯着乡音,热情邀游客品尝,特别让人感动。”在乡村博物馆,她沉浸式“探馆”,村民们使用的藤编提篮、石臼石墨、千工床等老物件,带着祖祖辈辈劳动、生活的痕迹,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勾起浓浓的乡愁……
吴嘉琦之前一直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份工作让她认识到,热爱并发挥你的价值就是一种意义。她很自豪,她和小伙伴们用自己的镜头,点亮了一座村庄,让这个全国文明村更加熠熠闪光。
新农人也是“兴”农人,
美丽乡村“续集”不断
新技术新思维,犹如清风吹进田头,让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一山一水变得更加美好,也吸引更多人一同走上乡村振兴路。
在江苏省宝应县的农资经营部,王雨森使用的“同款”化肥、农药的销量近两年明显上升。每到播种、除草、收获的关键农时,柳堡镇附近的不少种粮大户都要给王雨森打电话,让他“分享”他的种植计划表,这让这个“95后”年轻人有点不好意思:“我没来种田前,大家不是种得都挺好么?”村里人不无幽默地说:王雨森太会种田,现在说啥干啥都非得问过他才放心。
最初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大家对王雨森的做法并不以为然。有几十年耕作经验的老手们,认准这个毛头小子“败家”:承包的土地,自掏腰包也要整改,成本得多高?买了传统农机,还要组建无人机小队,花那冤枉钱干啥?农药化肥买最贵的,一斤粮食才赚多少?但王雨森种的田,最终的产量和质量让人心服口服。
“说句宏大的话,我现在不单单是为自己的理想来种地,农村确实需要一批年轻人来改变一些固化落后的想法。”王雨森积极传授现代农业种植理念和技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本地农户开展全流程机械化种植,希望能帮助农民掌握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未来有一天,只需一个按键,在家就可以完成播种、植保、收割……”他对未来智慧农业充满憧憬。
“技术员,进屋喝杯水,顺便看看我家新长的羽衣甘蓝。”骑着电瓶车刚进祁浜村,吴明枫就被热情的村邻大妈拉进了自家后院,那里新种了大片羽衣甘蓝,黄的,白的,粉红的,飘拂招摇,让院子变得鲜艳生动。
这里的老一辈村民,原本喜欢在房前屋后一亩三分地里种树、种菜,囤杂物。为了营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吴明枫所在的昆山水乡周庄乡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测试了众多羽衣甘蓝新品系,挑选叶色丰富的品种,用来提升菜地“颜值”。“平时在村里‘串门’,我都会随身带着观赏蔬菜的种子,教大家改种,还跟村民们一起动手,红砖砌成小围墙,树枝做成小篱笆,石砖分出不同菜区……既照顾了村民的习惯,又改善了环境。”吴明枫说,“现在大家的观念都改变了,不再想着把自家院子盖得更大一点,都想着把村子打扮得更美一点,大家就像住在公园里一样。”
华梦丽(中)与大学生们一起深入田间做研究
走进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西溧村“95后”新农人华梦丽的农场,一股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华梦丽已累计带动约300人次就业,其中就有12位大学生正式员工。“年轻人虽然种地是一张白纸,但他们懂技术、会学习,我们的育苗、品控工作,都是由他们负责。”这里还是农学专业大学生的实习场所,月工资2500元,实习期满只要双方愿意,就有望留下正式聘用。“华姐,你这里一个月收入不比在城里工作少,而且还有用之不竭的新鲜空气。”“学了农学当然要来农村,这里才是我们最好的舞台。”……这几年,“95后”“00后”大学生纷纷加入到她的团队,让华梦丽有点惊喜,和这些年轻力量一起,华梦丽建立起植物组织培养室,开发了新业务种苗培育,种出抗病性更好、果实口感更甜的组培草莓种苗,让农户每亩地增收3000元左右。
华梦丽每日在田间地头,研究如何让作物更好生长,让果实口感更好
如今已经是母校“活招牌”的华梦丽,被印在了招生简历上,许多师弟师妹听说她的事迹,都纷纷前来“探班”。她承办的“田间课堂”,先后培训1.6万多名学员,免费技术性扶持农户700余户,辐射面积达到了4万余亩。“收获可能不是轰轰烈烈,但必然是实实在在的。”华梦丽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把青春挥洒在广袤的田野之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姚依依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