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培厚“强富美高”新无锡生态基底,让“太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比学赶超、人勤春早,无锡连续八年锚定同一主题、打磨同一件事!1月30日,无锡市兔年“新春第一会”召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会议发出强烈信号:要以美丽无锡建设为统揽,统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污染防治上保持定力、在保护修复上精准发力、在绿色低碳上持续用力,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培厚“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的生态基底,让“太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敢”字当头、接力奋进,绘就美丽生态新画卷

  PM2.5年均浓度降至28微克/立方米,位居全省第三、苏南第一;国省考河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首次达到100%、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达95.5%、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2022年这份可圈可点的“生态答卷”,是了解美丽无锡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以贯之治污染、调结构、促转型,该市蹚出了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然而,越往后越是难啃的骨头。必须永葆“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聚焦环境治理关键环节,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让全市人民舒适地生活在蓝天之下、清水之畔、净土之上,实实在在感受到绿色生态红利。

  向“最痛处”亮剑,向“最难处”攻坚,大会上发布的“十条”具体工作和指标安排掷地有声。140余个治太项目、14家火(热)电等重点国有企业提标改造、300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工程、整治关闭技术落后印染企业35家以上、太湖生态清淤280万方……“一个个指标抓进度、一项项任务抓落实。”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昂扬“四敢”精神、接力奋进,拿出争分夺秒的劲头、雷厉风行的举措,把各项工作往前赶、朝前排。

  玉带蜿蜒,碧水绕城,随着全域美丽河湖建设的深入推进,无锡江南水乡魅力尽显。“提质扩面、示范引领,今年要新建成美丽示范河湖360条。”无锡市水利局局长张海泉说,将扭住“两河”治理“一号工程”,高标准推动江南运河文化公园、北尖公园、惠山古镇文旅综合开发等6大示范段建设,同时全面启动蠡湖及其32条支浜水环境深度治理,让城水相依的无锡不断焕发新的秀丽光彩。

  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是提升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需攻坚的重点领域。截至去年底,无锡已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50家,2022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6万吨/日,但还远远不够。“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局长尤志斌表示,今年还要新建污水管网49公里,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4.6万吨/日,推动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0%。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敢”字当头、“干”字为先破难题、解新题。大会还提出,要针对沟通不畅水体、裸露山体、退化湿地等,实施一批“点穴式”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力争在省内率先形成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更好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布局建设活性炭再生中心等,持续提升源头治理实效;按照“环境治理+产业项目”思路,谋划实施一批EOD项目……一幅“只此青绿”的美丽生态新画卷跃然眼前。



  更显担当、更加敢闯,把整个无锡当作太湖一样来呵护

  “必须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水,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太湖。”多年实践证明,无锡治污必先治水、治水必先治太。只有把太湖治理这个无锡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紧紧抓住不放,统筹推进长江大保护、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才能真正实现一泓清水入太湖。

  “团队去年10月成立以来已记录到鸟类过百种,黄嘴白鹭、卷羽鹈鹕、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在无锡均为首次记录。”大溪港公众鸟类监测团队用一份观测记录,佐证了太湖水质的持续改善。去年,该市大手笔布局200多个治太项目,年度治太投资首超100亿元,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藻情创15年以来最佳。

  新的一年,在推进太湖治理上,无锡更显担当、更加敢闯。立足太湖“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重要生态支撑、长三角区域水安全保障重要载体、全国湖泊治理标杆”的新定位,该市2023年拟实施治太投资110亿元,提出“无锡水域水质好于上年”的更高目标。作为治太最前沿的宜兴,正扎实推进太湖、滆湖清淤工程。“我们将利用一季度有利条件,科学实施兰山咀周边应急清淤10万方,有效减少湖体内源污染。”宜兴市委书记封晓春表示,今年宜兴将加快“一圈一带一区”建设,在太湖深度治理上持续发力,擦亮“东方水城”生态品牌。

  同时,一份无锡“十四五”期间的《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在大会上新鲜出炉。“规划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构建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保护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人士介绍,这份治太“行动纲领”包含了九大主要任务,将为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积极贡献无锡智慧和力量。

  以太湖的名义爱无锡,就要把整个无锡当作太湖一样来呵护,把治太决心用到治气治土治废上。为此,该市一体加强大气、土壤、固废治理,打造水清岸绿、天蓝土净的优美生态环境,更好呈现“太湖明珠”之美。

  滨湖区在认真分析了3个国控站点数据后,围绕提“气质”开出了“对症下药”的良方。如针对荣巷点位,提出要加大微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周边主次干道、老旧小区装修等方面的整治;针对雪浪点位,要紧盯高浪西路施工等重点工地,推动微监测站安装,有效减少施工扬尘;针对漆塘点位,要进一步扩大保洁范围,严肃查处露天焚烧等行为,确保空气质量向优向好。“我们将坚持迎‘蓝’而上、向美而行,用更加精致的‘滨湖蓝’有力支撑最美‘无锡蓝’。”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说。



  提升“含绿量”、减少“含碳量”,发力“双碳”新赛道

  国家“双碳”目标吹响逐“绿”而行冲锋号,一个新的时代正向我们招手。

  大美无锡,在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赛道”上疾驰。一组数据读懂该市“绿色发展”之路: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2%以上,提升改造低效工业用地1.5万亩,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41.5%、50.4%;具有无锡特色的“1+1+N+X”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基本构建,中瑞低碳生态城、零碳技术产业园等低碳零碳试点加快推进。

  “无锡经济总量较大,但空间资源和环境容量不足,面临着加快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双重任务。”在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彭红宇看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怎么干?“新春第一会”的作战图上“打法”多多——推广光储充一体化等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绿色产业,撬动更多企业投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提升”……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到生活理念、空间格局,一系列举措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含金量”更足、“含绿量”更多、“含碳量”更低。

  向绿色低碳循环进阶,无锡“无废城市”建设一路快马加鞭。在推进重点工程的清单上,宜兴市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基地、江阴秦望山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惠联餐厨垃圾处理扩建项目等名列其中。“此外,还要积极推动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集中收运分拣中心,构建多种类固体废物协同收运处理体系。”彭红宇说,无锡无废的发展愿景正越发清晰。

  勇当绿色低碳发展“模范生”,一场“降碳”突围战在江阴已然打响。“强试点带动、强园区拉动、强监管促动,这场战役主要做到‘三个强’。”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介绍,今年将深化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全年新增装机容量100兆瓦,并试点构建以“生态券”为核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在“绿色园区”的打造上,将全面建设零碳开发区和零碳港口,加快建设临港氢能产业园、碳中和技术产业园;监管方面,积极搭建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淘汰化工、印染等行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力争实现减煤160万吨/年,完成4家龙头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昂扬“四敢”精神,749万无锡人民将接续奋斗,勇毅前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心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无锡生态画卷,让无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永久的太湖明珠。(陈菁菁、周晓方)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