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关键词:挑战
“都说三十而立,我是三十而‘犁’!”两年前,30岁的邵立昌由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高管,变身为浦口区的一名“新农人”。去年11月,他参与承包的兰花塘地块测产结果公布,水稻亩产707公斤,远超设计标准!一年内,原来的中低产田就转变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还新增了粮食种植面积2000余亩。成功挑战“不可能”,小邵的底气,来自张洪程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以及他的父亲、种田老把式老邵等高大上“师父”们。
从春夏到秋收,历经数月,我们一路追踪,记录下2022年这个特别的丰收故事。镜头之外,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田野里“师徒”们的三重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三重喜悦。
挑战,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邵立昌本科学的是营销专业,原先从未想过“务农”,转型也并非易事。然而这几年当他回归乡土,用心跟“师父”们学习,把传统经验与新科技、新理念结合之后,蓦然回首才发现,小时候习以为常的地方,原来闪耀着他追的光。报道后,邵立昌更“火”了,前两天与他联系,他兴奋地说,最近在制售新米,“一直在不断交货”。与邵立昌一样,将根系扎在田野的新农人还有很多。新农人首先是“心农人”,其后则要变成“兴农人”。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年轻的他们不仅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家门口就业”,还间接推动乡村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他们让创新的力量注入乡土,乡土也托举起了他们的人生。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邵立昌们”是乡村振兴的“弄潮儿”,芬芳泥土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挑战,是“粮”辰美景,稻香丰年。707公斤,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是一张粮丰农稳的金色答卷,是一片用数据描绘的好“丰”景。这份成绩令人振奋,也折射来之不易。坦率说,兰花塘高标准农田的“变形计”难度极大:一方面,该地块原先是“废沟呆塘”,重整田畴障碍颇多;另一方面,今年还要应对疫情、干旱的冲击。“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的背后,是一往无前的坚持和韧劲,是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重思发生在兰花塘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故事,实际也是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的生动注脚。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 700 亿斤以上。2021年,江苏明确“十四五”期间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2022年9月,全国首个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定在江苏发布……一系列的目标举措,展现了粮食大省的责任与担当。
挑战,是从历史中走来,向更高处登攀。2022年,更让田野里的“师徒”们开怀的,是粮食种植面积的新增。从2200亩到4248亩,兰花塘高标准农田的“先行先试”,不仅为江苏,也为全国像这样一块低产田快速建成“吨粮田”提供了经验和模式。万物土中生。地之不存,粮将焉附?保障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不仅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更要用科技赋能,为粮食生产插上智慧的翅膀。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对张洪程院士来说,兰花塘高标准农田的水稻种植还有提升的空间,“再过几年,地力会更好,效益也会更高”。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了。”岁末年初,回望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这句话,仍觉意味深长。“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的辛劳从唐诗宋词里穿越千年而来。如今,当“农民”二字超出了我们曾经的印象,当农业农村越出了原有的格局,当越来越多的新农人躬耕田野,当越来越多的院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正在中国徐徐铺展。“谁来种地”曾是我们对中国农业农村的下一步设问。而今天,乡土的实践正在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