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地保护融入城市发展的典范——武汉东湖与青山江滩,到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再到候鸟迁徙的平安家园鄱阳湖……湿地之美,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张名片。在日前举办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大会)上,中国合肥、济宁、重庆梁平、南昌、盘锦、武汉、盐城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中国的湿地版图越来越大,引发全球关注和点赞。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保护湿地,中国一直在行动。自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中国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一个名副其实的湿地大国。据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介绍,中国近十年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中国有13地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是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正如《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说:“30年的时间并不短,我们目睹了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的领导力。”从湿地之美中读懂中国生态“密码”,必能为世界各国提供学习借鉴的中国样板。
中国湿地越来越多、越来越美,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成功密码?答案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引湿地保护的根本保证。2016年,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今年6月1日,《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一系列制度、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湿地保护提供了法治支撑。全国各地扎实行动,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改善湿地生态系统;自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发展中“留白”“增绿”;加强小微湿地保护修复,让人们在家门口享受生态福祉。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行动,中国湿地保护走出了一条理论指引、制度健全、法规保障、务实行动的成功之路。
站在湿地保护的国际最前沿,作为世界湿地保护的“领头雁”,中国必将步履不停、行动不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时宣布,中国将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有目标有理念更有行动的中国,必将继续引领世界湿地保护新潮流。
“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有很多正在分享并可以持续分享的经验”,《湿地公约》秘书处科学与政策总监耶尔克·塔梅兰德的话语道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心声。从湿地之美中读懂中国生态“密码”,世界各国必将更好地携手保护“地球之肾”!(一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