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万众瞩目的北沿江高铁正式开工,这个串联了长江北岸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的超级工程,将为沿线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磅礴动能,让无数人梦想中的 " 诗与远方 " 照进现实。
△ 大美南通
作为江苏新晋 " 明星城市 ",南通捷报频传,以一个个有力的数字奏响发展强音—— 2020年南通跻身GDP万亿元城市行列,通州湾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开港运营,南通新机场选址获批,南通成为上海"1+8"大都市圈成员城市。近五年来,南通地区生产总值跨过4个千亿元台阶、占全省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所辖县(市、区)均超千亿元。累计开工超10亿元工业项目595个,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 2058 个。
江海交汇涛声劲,大美南通入画来。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通视察,点赞南通 " 好通 "、沧桑巨变、生活幸福。
交通再提速
跑出 " 轨道上的幸福 "
" 地铁要正式开通了!" 近日,随着南通地铁 1 号线进入开通 " 倒计时 ",71岁的南通老市民顾永祥深感振奋。从最早的硬板式火车票到如今通用的带二维码的火车票,从水运、公路到轨道交通,他的藏品成为了南通交通发展变化的生动见证。
" 通 " 字,多年来承载了这座城市的人们沉甸甸的期望与希冀。近年来,南通的交通发展历程树起一座座重要里程碑。南通新机场选址获批,海太过江通道实质性动工,北沿江高铁正式开工,通苏嘉甬城际也将于年内开工 …… 南通抢抓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历史机遇,锁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目标," 八龙过江 " 格局正在加快构建。
" 南通有166公里的长江岸线,‘八龙过江’格局打通后,意味着我们平均每20公里江岸线就有一处过江通道。"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建飞介绍,2021年南通完成交通投资230亿元,同比增长42%;2022年共安排89个项目,计划完成交通投资316亿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162亿元。" 十四五 " 期间,南通交通计划在 " 十三五 " 基础上翻番,完成总投资1500亿元,力争完成2000亿元,投资强度位居全省前列,项目涵盖航道、港口、码头、高速等,储量足、体量大,可持续发展后劲足。
△南通兴东国际机场新航站楼
根据目标,到2025年,南通交通将以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精准补齐发展短板,初步建成通州湾长江集装箱新出海口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到2035年,南通将全面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与上海、苏州、嘉兴共同打造成以上海为核心的"1+3"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全面实现交通网络立体化、一体化,基本实现交通网络国际化、现代化,在新发展格局中起到更高层次作用。
生态再升级
绘就江海 " 沧桑巨变 "
去年起,由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联合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生物多样性团队在五山滨江片区长期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年度观测工作。日前,南大生物多样性调研团队在夏季观测调查中惊喜地发现,在南通多年未寻踪迹的萤火虫(黄脉翅萤)种群出现了。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萤火虫不仅是古诗中常见的美好意象,也是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生态环境指示生物,对水污染、光污染的反应尤其灵敏。萤火虫重返城市,意味着南通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越来越多消失已久的小精灵,开始出现在这片江海大地上。作为长江生态的 " 晴雨表 ",如今长江江豚已成为南通的 " 常住民 "。" 今年以来,我们已观测记录到江豚在南通出现60余次,累计180余头次。江豚对水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它们的频繁出现,也说明了我们长江的水生态环境有向好趋势。" 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这座依江傍海的城市,全市水域面积778平方公里、河道总长2.4万公里。为更好地替百姓守住一泓清水,南通在省内率先构建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对16条市域骨干河道和213条(段)县级河道实行 " 一河一策 " 治理,如今,中心城区主要河道达到Ⅲ类水质,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此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四年全省第一,让老百姓实现了 " 深呼吸自由 "。
这十年来,南通高标定位、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拆迁河道周边各类违建6.5万平方米,清理沿线港口货运功能地带和修复岸线12公里。在成功打造五山示范段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对沿江沿海约 730 平方公里区域整体规划设计,推进446.8公里堤顶路提档升级。
2021年,南通 " 一枢纽五城市 " 五年发展目标中对生态特别点题,要求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和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服务再创新
打造家门口便民生活圈
9月16日下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40多名市民代表、患者及家属代表受邀参观了这所在建的省级医疗中心。该中心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81亩,总建筑面积56.6万平方米,包括门诊、急诊、医技科室和能容纳2500张床位的住院楼等,预计2023年年中竣工交付。便民高效的 " 智慧 " 元素,在这里随处可见。门急诊预约挂号、引导、缴费、就诊、取药全程环节可以 " 指尖 " 操作,还能实现远程会诊、病房探视等。
为了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近年来,南通多家医院迎来大动作。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南通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南通市中医院也即将迁建。同时,南通大力实施县级医院能级提升工程,推进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等医疗设施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分布。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深化 " 机构 + 社区 + 居家 " 链式养老服务模式,推动普惠托育机构标准化建设,争创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和谐共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如今,南通正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轨道交通站城融合、美丽街区塑造、" 微更新微改造 ",带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作为南通 " 城市新中心、科创引领区、人才向往地 ",南通创新区的紫琅湖、国际会议中心、南通大剧院等成为城市新地标。如今,创新区正加快打造业态高端复合、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城市活力新中心,兼具烟火气、国际范、归属感的城市生活空间已经呼之欲出。
安全再加码
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2021年8月27日," 智泊南通 " 智慧停车小程序上线仪式举行。南通市民可以通过该小程序,灵活选择就近停车场。停车费也可以通过该小程序实现无感支付,极大方便了市民停车,缓解了南通市区停车难问题。该系统采用全国首创的5G智能巡检车+ETC相结合的方式,平台接入467个停车场、106051个泊位,并接入南通市市域治理指挥中心。
近年来,南通强化统筹、调度、稳控、化解、基层等五个维度,在建设市域社会治理高地上不断挑战。2020年6月19日,全国首家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在南通正式挂牌运行。
立足破解传统社会治理中资源分散、运行不畅等问题,目前,南通全市已建成1个市级、10个县区、96个乡镇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全省率先构建全方位对接、全领域覆盖、全过程监控和全时空服务的市域社会治理 " 最强大脑 ",实现市域社会治理指挥服务体系全覆盖。
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南通市县两级全覆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南通模式 " 全国推广,群众安全感保持全省前列。" 有事好商量 " 协商议事工作品牌入选2019—2020年度江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在全省示范、全国推广。
现代快报 + 记者 陈莹 严君臣
(南通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