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新华全媒+ | 更近,更融,更绿——国庆节假期探访“轨道上的长三角”

国庆节假期,随着出行的客流记者看到,从苏北到浙南,从皖西到沪上,一条条高铁纵横交错、绵延伸展,串联起长三角的江海城乡。在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覆盖下,“轨道上的长三角”让人们的生活贴得更近,产业更加融合互补,生态绿色为更多人所共享。

1小时生活圈

18分钟,是家与单位的距离。铁路南京站售票员华志鹏赶7时18分的G7032次列车从镇江往南京,每天几乎都是分秒不差。唯一一次错过高铁,是在七年前的除夕夜,下班太晚的他在火车站偶遇了一位同样错过高铁的女孩。如今,那位女孩已经成为他的妻子。华志鹏感慨,没有“轨道上的长三角”就没有他今天的工作与生活。

19分钟,是跨越省市的旅程。工作在上海的李纤把房子买在了江苏昆山,这并不妨碍她国庆节假期与朋友约着在静安寺逛街。每天高铁往返让她的双城生活更加便捷。与高铁同城化的速度相匹配,沪昆两地居民服务不断互通,让李纤工作生活更加安心。

国庆节假期拍摄的南京南站外景。(受访者供图)

30分钟,是回家的更多选择。利用假期,杭州客运段列车长潘勇坤在杭州西站坐G9274次列车,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回到老家湖州。9月22日新开通的合杭高铁湖杭段,让他多了一条回家的路线,也让长三角的轨道网越织越密。

1小时以内,是对未来生活的新期待。张家港市塘桥镇企业家朱卫国曾经很无奈:公司招聘外贸人才,工作地点写张家港,几年没人应聘。在苏州市区设了办事处不到一个月,人就入职了。预计将于明年通车的江苏南沿江铁路将让张家港融入南京和上海的“1小时生活圈”,更多长三角乃至全球的人才有望选择扎根这座江城。

十年来,“轨道上的长三角”不断缩短着人们在时空和心理上的距离。如今,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3万多公里,其中高铁6500多公里,陆域所有地级市都有动车通达。

产业随轨道延伸

国庆节前夕,高铁桐庐东站启用。假期里,周边的美丽乡村迎来大批游客,农家乐经营者章樟洪在采摘园里忙碌而愉快地说:“以前,我总要费劲告诉客人怎么来,现在我只要说‘桐庐东站下车很快就能到’。”

国庆节假期,安徽芜湖西货场,工作人员正将汽车开进火车车厢。新华社记者胡锐 摄

铁路为长三角乡村振兴带来机遇:穿越大别山区的合武铁路,吸引更多游客“进山”;京港和宁安高铁让皖西南的猪肉、酱牛肉“远走他乡”;徽州刀板香、金陵盐水鸭、徐州把子肉……一系列地方土特产成为主题餐厅的招牌菜,让富农产业链从车厢、车站延伸到长三角各个城市。

国庆节假期,在安徽芜湖西货场,数以百计的小汽车从尾门缓缓驶入火车车厢。货场有关负责人刘小飞说,这些特制的车厢每节能装9辆小汽车,将编入中欧(亚)班列,也发往上海、杭州等地。长三角产业链随着铁路轨道延伸:今年以来,中亚班列成为长三角货运班列的重要增长点。仅在江苏,南京等地利用中(国)老(挝)的铁路线把班列服务延伸到了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累计运送货物货值数亿元。

离湖州站不到10分钟车程,因唐诗而闻名的西塞山下,一个科学谷汇聚了一批科研平台和科创人才。这里正成为湖州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湖州市外国专家服务中心主任白桦说,当地借助高铁优势吸引更多科创人才在绿水青山间追逐梦想。

车在画中游

十月金秋,高铁列车沿着“长三角最绿边”宁杭线穿梭,明亮的车窗外闪过铁路两侧绵延不断的绿色——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金华南站货场内繁忙的装车景象。(受访者供图)

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7960公里宜林铁路地段已覆绿7430公里,绿化率达93%以上。加上沿线城市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城乡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四季见美景”正成为长三角旅客的普遍体验。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表示,长三角以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发达的高铁网,每日近千对呼啸往来的高铁列车,正成为城市间最强的“黏合剂”,为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轨道上的长三角”已然成为一个窗口。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网密度将达到每万平方公里507公里,将承托起这一世界级城市群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作。(记者杨绍功、贾远琨、魏一骏、胡锐)


(编辑 余爽)

相关推荐
幸福重阳节
  • 热点
  • 2022-10-05 12:08:18
国庆消费旺
  • 热点
  • 2022-10-05 12:05:11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