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陕西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
  榆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8月5日,游客在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参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 翊摄



  8月4日,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一家果业公司的员工在车间内通过电商平台直播销售苹果。
  本报记者 管璇悦摄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的茶树整齐有致,茶旅融合带动全村走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刘发为摄

  陕北,因光辉历史和独特地貌被世界所熟知。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采访调研组近日踏上这片土地,感受当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近年来,陕西省赓续红色精神,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大机遇,构建对外开放通道,提升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功能,积极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引吭高歌的陕西,正唱响“一带一路”上的“陕北新声”。

  “榆西欧”班列拓宽外贸通道

  8月1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中心控制室里,甲醇事业部乙二醇副操李养河在智能操作台前忙碌,实时监控煤化工生产流程。不久前,公司生产的52吨煤化工产品S1003牌号聚丙烯销往越南。

  榆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通过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榆林构建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开放门户,一跃成为“呼包银榆”城市群区域出口基地和区域国际物流枢纽。

  昔日驼铃阵阵,如今列车飞驰。“榆西欧”班列让榆林直达欧亚,自2020年12月31日首发以来,已开行班列14列,货物总价值1.78亿元,让陕北产品走向海外。崭新的榆林靖边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将过去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宁夏等地集结的货物统一集中发运,陆上丝路越走越宽。

  “‘一带一路’沿线对化工产品需求稳定,市场潜力大。‘榆西欧’班列的开通,对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榆靖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岐说。

  在这条贸易大通道上,聚氯乙烯、清洁能源兰炭、金属镁等能源化工产品和绿豆、荞麦米等榆林特色农产品不断运往欧亚;锌精矿矿石、山羊绒等产品加速从“一带一路”沿线运向榆林,经此发往全国各地。

  越来越多的外商外资来到陕北。2021年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中德(榆林)输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化学株式会社(日本)等外资企业与榆林签约,开启外资企业总部落户榆林的新篇章。

  2021年,榆林市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2.27亿元,其中能源化工出口额约14亿元。截至今年6月,榆林市202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6.11亿元,同比上升30.34%。

  延安苹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在延安,从南边的洛川到北部的延川,苹果树随处可见。延安苹果年产量400万吨,蜚声世界,延安果农收到的全球订单源源不断。

  8月4日,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亿农苹果专业合作社的100亩苹果园里,累累果实挂满枝头。这批优质苹果今年早早地收到了海外订单,即将出口。

  今年年初,13.74吨延安苹果由青岛港出口,首次销往加拿大,延安苹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已出口到欧洲、东南亚、美洲等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延安出口苹果1326吨、货值1292万元。”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延安的苹果出口企业可享受出口退税或免增值税政策,政府在出口资质和出口基地认证方面给予企业‘点对点’培训指导服务。”

  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生态农业示范园,果农们利用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推出了“我在南沟有棵树”认养活动,客户仅需花500元,即可认养一棵苹果树,获得一年的采摘权,已有来自乌拉圭、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的85位国际友人进行认养。

  “除了苹果,生态旅游也日渐成为延安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壮美胜景。”延安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说。

  眼下,延安新区物流园及保税物流中心、中国(延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正在推进建设,服务外贸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已经成立,2021年延安市进出口总额达到5.89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

  文化交往的“信天游”更加嘹亮

  陕北自古是民族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交汇地,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资源丰富。

  延安市安塞区是“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近年来,全球各地的人来到这里,迷上剪纸、爱不释手。

  “到访的国外游客喜欢陕北文化,总是跃跃欲试,有的还专程来学手艺。他们会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所住窑洞的玻璃上、家中的镜子上,甚至是旅行乘坐飞机的小窗户上,以表喜爱和祝福。”安塞区文化文物馆馆长殷宇鹏说。同为非遗的安塞腰鼓也已走向世界,参加包括德国“柏林亚太周”、泰国新年文化活动、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新西兰“传统中国新年灯会”等大型文化活动,足迹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元素。

  在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经验驰名中外。“2018年,来自巴基斯坦的专家团队来到这里,与我们交流治沙经验。此外,还有中亚以及欧洲的游客、学者慕名而来。”治沙连现役民兵张舒瑶说。

  在文化交往的通途之上,陕西高歌前行,“信天游”更加嘹亮。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